目錄
1. 引言 4
1.1. 系統設計目標 4
1.2. 使用單位介紹 4
2. 臨床業務功能 5
2.1. 基本數據錄入 5
2.2. 智能提示 6
2.3. 臨床數據查詢 7
2.4. 醫囑、處方管理 9
2.5. 病程報告 11
2.6. 預約管理 13
3. 管理及科研 14
3.1. 人群管理 14
3.2. 報表分析 14
3.2.1. 業務量分析 14
3.2.2. 用藥分析 15
3.3. 學術科研 17
3.3.1. 醫療信息庫分析 17
3.3.2. 數據采集和導出 19
4. 知識庫管理 19
5. 技術簡介 19
1. 引言
1.1. 系統設計目標
本文檔旨在定義糖尿病臨床信息系統的需求,整理系統建設思路,明確該系統的業務范圍和要求,加以程序化語言描述,用以指導下一步系統的設計和開發。
項目建設目標:為患者建立一份終身的糖尿病電子病歷以及可以與其它醫院社區共享的健康檔案;為醫生提供以質量為標準的包涵智能決策的臨床管理系統并對進行糖尿病相關研究工作提供數據來源與依據;為醫院以及省市級區域建立糖尿病社區化網絡服務體系提供平臺。
1.2. 使用單位介紹
中南大學糖尿病的臨床與研究始于五十年代,老一輩專家伍漢文教授和超楚生教授為其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七十年代開始以糖尿病的鈣磷代謝為主要研究方向,由伍漢文教授領銜的課題組以《糖尿病無機鹽代謝失衡與慢性并發癥的關系》獲得199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GAD抗體致胰島炎機理研究》為依托,研究方向逐漸以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為主,同時堅持糖尿病血管病變防治的研究。《糖尿病腎病的系列研究》獲1995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開始胰島自身抗體的檢測與應用研究,在國內率先建立了GAD抗體酶活性檢測法和放射配體檢測法,并應用于臨床。1999年《GAD抗體檢測及其臨床研究》獲湖南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在進一步完善放射配體檢測方法的基礎上,相繼開展了IA-2、IAA、CPH抗體的檢測與臨床研究,提高了LADA的診斷效率,尤其通過對CPH抗體的篩查發現了一種新型LADA,拓展了LADA的疾病譜。目前已成為全國自身免疫糖尿病臨床研究的牽頭單位。 2002年元月開設糖尿病專病門診,全天候診,年門診量約6000人次,病人除本省以外,還來自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河南、吉林、貴州、云南、海南、四川、浙江等省份。該研究領域學術帶頭人周智廣教授已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4項,國家“十五”攻關課題2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1項、博士點基金1項,省科技廳重點項目1項,國際合作課題2項等各類科研基金30余項。《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研究》今年獲湖南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并已通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評選。
為促進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促進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南大學糖尿病中心已于近日正式成立,掛靠湘雅二醫院,周智廣教授兼任該中心主任。為了進一步提高糖尿病專科的服務水平,中心計劃與美國凱爾飛公司合作,設計開發能滿足于臨床、科研及預防管理的糖尿病臨床信息系統。
2. 臨床業務功能
2.1. 基本數據錄入
通過完整的病歷及相關信息管理,及快速直觀的趨勢分析,DCIS提供了對醫生診斷的強力輔助。病歷管理包括對患者基本信息,每次的檢驗信息及診療信息的管理。
患者基本數據包括:
個人信息(患者姓名、性別、地址、電話等及籍貫,出生地,母乳喂養情況等)
家族史(記錄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上兩代與下兩代及同代中患病人數)
既往病史(記錄個人過去所患相關疾病及發病年月)
個人生活史(記錄與糖尿病有關的生活習性,如吸煙史、飲酒史等及妊娠史等)
糖尿病病起病時癥狀(如起病時FPG、2hPG等)
上述信息在病人初診時輸入,建立用戶檔案,每次復診醫生可直接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