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項目背景及設計目標 3
1.1序言 3
1.2項目背景-涪陵中心醫院信息化情況分析 3
1.3項目設計目標……………………………………………………………………………6
第二章 項目實現目標 8
2.1管理系統關注客戶的滿意度: 8
2.2關注過程環節,實施質量控制: 9
2.2.1和患者、科室人員相關的公共過程: 10
2.2.1.1登記和預約: 10
2.2.1.2機房管理: 10
2.2.1.3取片和取報告: 10
2.2.2和臨床科室相關的過程: 10
2.2.2.1臨床對患者狀態的查詢 10
2.2.2.2臨床對患者圖像和報告的瀏覽 10
2.2.2.3多種影像信息的關聯整合 11
2.2.3和科室主任管理相關的過程: 11
第三章 科亞PACS/RIS系統概述 12
3.1科亞Silver-PACS/RIS系統概述 12
3.2 科亞Silver-PACS/RIS系統功能結構 12
3.2.1系統管理 13
3.2.2圖像采集處理傳輸管理 13
3.2.3診斷應用 14
3.3 科亞Silver-PACS/RIS系統的技術特點 14
3.4 科亞Silver-PACS/RIS系統的實際應用 15
3.4.1 一期科亞Silver-PACS系統的實際應用 15
3.4.1.1 影像管理系統 17
3.4.1.2 影像通訊系統 17
3.4.1.3 影像處理功能 17
3.4.1.4 輔助測量功能 18
3.4.1.5 影像報告 18
3.4.1.6 膠片輸出(DICOM打印) 19
3.4.1.7 光盤管理系統 19
3.4.2 二期科亞Silver-RIS系統的實際應用 22
3.4.3三期建立遠程會診中心 25
3.4.4 三期建設完成的醫院PACS/RIS網絡拓撲圖: 26
第四章 售后服務 27
4.1售后服務: 27
4.1.1培訓 27
4.1.2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 27
4.1.3先進的售后方式: 27
4.1.4售后服務承諾 27
4.2免責條款 28
第一章 項目背景及設計目標
1. 1序言
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的深化,有關醫院改革的論談也越來越多,但無論怎樣改,都離不開效益,那么怎么提高醫院的效益呢?第一 在內部向管理要效益;第二在外部向發展要效益;
第一 在內部向管理要效益: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關注環節即關注結果的服務流程和服務質量控制手段;建立數字化科室,提高醫院的信息化程度,降低成本。建立信息資料庫,以便于培訓和提高醫生的專業技能;從而在患者中形成口碑+事實+口碑+事實的良性循環,走上做專業醫院、做品牌醫院之路,以此來擴大醫院的病源和知名度,實實在在的提高素質增加效益,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第二 在外部向發展要效益:外部發展現今有兩個方向是被證明有可發展前途的,其一為建立整合集團化醫院,輻射某地區,以綜合為方向,形成整體實力;其二為建立專業、專家、專長中心,覆蓋某學科,以專業為方向,形成專業實力;無論那種發展方向,都有一個低成本的好方法,那就是建立遠程交流;建立遠程交流可以獲得兩方面的好處:一、建立遠程的交流和繼續教育的網絡,加速培養醫生的專業技能。二、建立遠程會診,降低患者的診療費用,又能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專家資源。從而形成低成本的擴張。
1.2項目背景-涪陵中心醫院信息化情況分析
影響信息系統方案的幾個因素
科亞公司首先認為醫院信息系統是在一定深度與廣度上通過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控制和集成醫院診療服務、運營與管理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實現醫院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醫院效益和競爭力的建設過程。它需要在多個層面通過多種手段幫助醫院達成優質、高效、低耗的運營目標。在管理層面上,它需要幫助管理層降低管理成本(財務管理、質量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醫院在醫療市場的競爭能力、提高為患者服務的質量與效率、提高醫院經營層的決策質量與水平的目標;它需要在使用層達到幫助使用者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降低工作差錯的目標;在信息利用層,它需要加快醫療信息在醫院的流動時間、提高信息在醫院內部、集團醫院間、與其它醫院間的共享程度;在維護層需要系統長期不間斷穩定高效的運行,并能夠應對醫院在服務手段、業務范圍、業務流程的長期不斷調整的需求。總之,科亞公司認為醫院信息系統是一個通過醫院業務流程管理達到對多層面信息采集、存貯、管理、共享的軟體層面上的網絡化系統。
盡管在醫院信息化大層面上,國內外特別是國內業界的研究者有著大體相同的觀點,但醫院信息化又具有其典型的個性化特征,取決于醫院經營特性、患者群體特點與醫院服務重點、管理者的價值取向。由于沒有得到涪陵中心醫院管理者對醫院信息系統的具體要求,科亞公司需要首先分析涪陵中心醫院運營的特點,及由此產生的對醫院信息化建設規劃、設計、實現、實施、維護等影響,從而提供給貴院合適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方案。
涪陵中心醫院業務特點分析
重慶涪陵中心醫院是一所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現為第三軍醫大學教學醫院、重慶醫科大學涪陵附屬醫院、重慶市級“非典”診治定點醫院、渝東南地區醫療、急救、教學、科研的中心、渝東南地區執業醫師定點考試醫院,與重慶市急救醫療涪陵分中心、重慶市涪陵區紅十字醫院“三塊牌子一套班子”。 同時醫院從多方面入手,加強醫院軟、硬件環境建設。在原計算機局域網管理的基礎上,醫院今年又啟動了計算機網絡管理二期工程——門急診、臨床、醫技系統等各科室實現了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此外,規劃中的功能完善的現代化病房大樓、急救中心廣場,新建的120急救通道等都為傷病員營造了更加方便、舒適的診療和康復環境。近年來,醫院先后引進多種進口的高檔醫療儀器設備,擁有荷蘭飛利浦螺旋CT、意大利血管數字減影機、日本東芝三維彩超、人工心肺儀等先進、高檔的醫療設備400余臺套。這一特點決定了醫院業務及管理特點應該如下:
1.門診的作用:門診接診的患者日平均門診量900人左右。門診的主要工作目標應該集中于確診并篩選哪些適合于在本中心住院進行治療的患者。門診的具體工作,應該以檢查與檢驗特別是以影像檢查為主。
2.急診的作用:以120的急救為主,需要快速反映和救治的病人較多。
3.對病人的服務手段:由于患者群體特點以及醫院經營的特點,對病人的服務以方便、優質、關懷為主要目標。相信管理者會為病人提供以下的具體服務:全程陪伴的服務(在付費的情況下)、方便的支付方式(在費用支付方式上,能夠接收現金、支票、銀行刷卡等模式)、舒適的醫療環境、一卡通服務等。
4.由于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必然導致醫院的業務范圍、業務流程、組織結構以及服務手段會隨著中心業務的展開與發展進行不斷的調整。
在管理上,不存在傳統醫院的管理固疾的問題,行政管理方式將會起到更好的效果。但在醫療質量管理上的要求更嚴格。對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有效使用人力資源,不斷提高醫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與知識方面的要求會更廣。
5.在對外交流上,主要以患者全面的電子病歷為主,目的有二,第一,提供一個平臺,能夠以醫院為會診中心,建立面向全國的會診平臺,并通過這一會診擴大醫院的患者來源范圍;第二:能夠與國內外有關專家對本醫院的患者進行會診。
6.在成本核算上,在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礎上,要加大對個人或小組的核算力度,以執行按小組工作量、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為參數的收益分配制度。
醫院的業務特點對信息系統的要求。
由于醫院具有以上的特點,決定了醫院的醫院信息化建設不能搬用現有大多數醫院的模式與產品。所以對醫院信息系統的能力要求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1.系統應對醫院業務范圍、組織機構、業務流程、服務手段的持續性變化的要求。醫院信息系統應該提供低成本定制化開發的能力。理論上,醫院專業的業務與經營模式以國內成型的產品來講基本不能滿足要求,看起來更需要一個團隊為醫院進行貼身的定制化開發。但是貼身的定制化開發所需要的成本是養一個高素質開發團隊的成本,長期的成本投入很高(以廣東省人民醫院為例,醫院從1999年開始,為了自己信息化的需要,養了一個近數十人的軟件開發團隊,成本太高)。因此,選擇低成本的定制化開發就成為本醫院信息系統在組織形式上必須關注的問題。而科亞公司正是以專業的信息系統開發與合理的收費而廣受好評。
2.PACS系統的能力在醫院的信息系統中較傳統醫院更重要。無膠片醫院的目標在這里就成為必須達到的任務。而提供各式各樣的影像處理工作站的能力,也是醫院信息系統中必須優先考慮的問題。
作為一個集治療與研究為一體的醫院,病人全部病案資料的電子化也是一個必須達到的目標。同時,也需要提供手段對來院診療的病人的以往(在別的醫院)資料特別是影像資料輸入到醫院的系統中,作為病人在醫院治療中的參考。
系統的集成性較傳統醫院要求更嚴:由于醫院的先進性目標,必然要求醫院的信息系統及計算機應用范圍較傳統醫院更廣泛、更深入。從國際國內的公司來看,不存在一個廠商能夠做到既滿足中國特殊醫療環境的管理需求,又滿足高水平臨床應用的應用需求的產品供應商。尋找多個符合醫院應用需求的異質化產品(不同的提供商)不難,但尋找一個同質化的滿足醫院信息建設的產品(一個供應商)確不容易。
3.在醫院這種特殊行業中,客戶是患者群體。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健康,醫院特別是盈利性醫院只有將所服務的患者群體由一次或幾次疾病服務型轉換成終身保健型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利益。也即是醫院與患者的利益最優化。在這種情況下,醫院的客戶隨訪系統就顯的尤其重要。
4.在提高醫務工作者服務效率、降低工作強度上,信息系統應該做的更細。普通的醫院信息系統特別是那些應用到大型綜合性醫院的信息系統,對于降低管理成本、規范服務方面提供的綜合解決方案更注重。而對于降低醫院醫務工作者勞動強度方面往往放在次要位置上解決。這是合理的,因為,對于大型醫院來說,患者服務類型、醫院的機構復雜,職工群體大,管理手段受限,人力單體成本低,難管理,醫院經營過程中的管理漏洞很多,而患者來源卻不是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降低加強管理堵塞漏洞所帶來的管理成本,就成為醫院信息系統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而對于醫院來講,患者類型相對單一,機構相對簡單,有效的管理手段不受限制,行政管理力度比其他醫院要強,存在的管理漏洞相對會輕很多。但作為對于如何解放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提高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則會是醫院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信息系統必須在其所有的業務中,提供一切手段來降低醫護人員簡單重復勞動的強度,通過信息系統,通過計算機手段,真正將醫護人員的時間用在病人身上,而不是做繁雜事務性工作的上面。
1.3項目設計目標
從我們對醫院的理解, 遵照院里的信息整合的思維模式,以及和使用科室的具體交流,進行了PACS/RIS系統的設計。設計的三大原則如下:
1.項目的原則是整體規劃,分步實施,
2.在科室原有系統基礎上,實現整合的管理和科研功能
3.通過和HIS的整合,避免信息孤島,使得RIS/PACS系統在醫院起到更大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