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1年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門診統籌管理的基層醫療衛生
信息系統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湖南省衛生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1年10月
目 錄
一、背景 2
二、建設目標 2
(一)總體目標 2
(二)具體目標 3
(三)建設范圍 3
三、建設內容和原則 4
(一)建設原則 4
(二)建設內容 6
四、規范性依據 11
五、項目需求 12
(一)現狀分析 12
(二)用戶需求 14
(三)業務需求 22
六、項目建設內容及技術實現 29
(一)總體建設思路 29
(二)平臺建設內容及技術實現 34
(三)業務系統建設方法 73
(四)衛生信息基礎資源庫建設 76
(五)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85
七、項目推進步驟 92
八、項目的組織與管理 95
(一)項目領導機構 95
(二)利用社會力量為衛生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95
(三)成立運行維護和管理機構 96
九、項目資金預算及配套經費安排 96
(一)項目總預算及配套經費安排 96
一、背景
根據《財政部、衛生部關于下達2010年醫改補助資金的通知》(財社〔2010〕270號),《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門診統籌管理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試點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衛辦綜函〔2010〕1045號),《2010年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門診統籌管理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試點項目技術方案》的要求,并統籌考慮國家發改委2011年衛生信息化試點項目將要建設的重點內容,結合湖南省實際編制《湖南省衛生信息化建設規劃方案》。本方案明確我省三級平臺2011年工作任務,是我省三級平臺建設的指導性文件,試點市應在此方案的基礎上制定適合本市的實施方案。
二、建設目標
(一)總體目標
圍繞衛生部衛生信息化試點項目要求,結合湖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信息化支撐和保障的實際需求,按照衛生部區域衛生信息化統籌規劃、資源整合、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的要求,通過新建、完善和整合我省衛生信息系統的方式,形成縱向貫穿國家-省-市-縣-鄉鎮-村,橫向覆蓋主要醫療衛生機構,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門診統籌、基本藥物管理的醫療衛生信息化體系的基本架構,實現試點地區內跨機構、跨區域、跨部門的衛生信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以及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業務協同;實現基本藥物的統一采購和統一配送,加強基本藥物使用監測;逐步完善實時高效的衛生綜合管理和醫療衛生服務動態監管。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與監管能力,醫改五項重點任務提供信息化支撐和保障。
(二)具體目標
初步建成省、市(州)二級衛生信息平臺和縣級虛擬平臺;建設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兩個醫藥衛生基礎數據資源庫;探索實現五大核心業務領域的相關工作,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立和完善預約診療和遠程醫療,實現新農合異地網絡出院即時結報和基金監管,建設基本藥物監測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全程監測管理,分步實現基于省、市(州)二級衛生信息平臺和縣級衛生信息虛擬平臺的衛生綜合信息管理;初步建成覆蓋試點區域互聯互通的衛生信息專網。
(三)建設范圍
1、省級平臺涉及的范圍:5家與平臺相連接的省直三級醫院、2個省直衛生單位(省疾控中心、省衛監所)、5個省級業務平臺(省疾病控制信息平臺、省衛生監督信息平臺、省藥品采購和配送平臺、新農合省級平臺、省遠程會診中心),以及長沙、株洲、湘潭、郴州四個區域衛生信息化試點市。
2、試點市級平臺涉及的范圍:試點市確定的試點市屬醫院,市疾控中心、市婦保院、市衛監所,每個試點市選擇1-3個與村衛生室信息建設相匹配的試點縣,及試點縣所轄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長沙市的試點縣市區為長沙縣和雨花區,株洲市的試點縣市區為攸縣,湘潭市的試點縣市區為湘鄉市、韶山市、湘潭縣、雨湖區、岳塘區,郴州的試點縣市區為安仁縣、資興市。
3、縣級平臺(含虛擬平臺)試點涉及的范圍:試點縣市區確定的試點縣市區屬醫院、鄉鎮衛生院、縣市區疾控中心、縣市區婦保院、縣市區衛監所,每個試點縣市區與農村衛生室信息系統對接。
三、建設內容和原則
(一)建設原則
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技術含量高,需要按照國家、省、市信息化建設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按照國際國內的相關規范、標準及成功實踐,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理順各種關系,合理布局,統籌規劃。
要制定階段建設目標,逐步實現省級平臺、市級平臺、以及主要區縣平臺的建設;逐步實現醫療服務機構、公共衛生機構間的數據交換及信息共享。
突出重點、系統整合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建設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系到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與效率、關系到區域內醫療服務資源優化與配置、關系到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等。因此,平臺的建設需要突出重點,優先解決與人民群眾就醫密切相關的應用系統、優先建立與全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如長沙市醫療一卡通系統、衛生決策支持系統等。
系統整合就是要以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建設為契機,把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的各類業務系統進行整合,建立一個基于統一規范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各類業務系統之間的橫向聯接,實現各類業務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與共享。
政府主導,聯合共建
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堅持以公益性為主,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多元推進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對于基礎性和可復用性研究可開發項目,政府投入支持信息標準、法律和政策環境、信息安全規范等開發和研究;對于業務系統建設,以業務管理部門牽頭;對于應用推廣性項目由受益方和社會合力建設。
各醫療衛生職能部門及相關單位,要在統一的組織協調下,按照統一規劃和統一標準,在分工負責建設好各自的業務系統的同時,要密切配合,共同建設好跨部門公共系統和互相聯系的接口系統。
惠及居民,服務應用
惠及居民是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要求,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讓居民獲得更加便捷的服務。
促進業務協同與配合,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監管和財務監管等重點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建設最核心的要求是要以人為本,要服務于民生、服務于管理。
資源共享、經濟實效
集中資金和技術優勢,開發和推進衛生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實現跨機構、跨區域、跨領域的信息資源共享。
整個系統的建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礎設施和業務系統現有的通信網絡、計算機系統、應用軟件系統、信息資源以及區域互聯網絡交換中心、寬帶主干網絡和電信網絡平臺。
遵循標準、統一規范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需要符合國際、國家及醫療衛生行業的相關信息化和數據標準或規范,遵循中國衛生信息標準,符合國家醫療衛生、醫療保障相關指標規范和技術要求。
通過采用統一的業務標準規范、統一的數據標準、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的醫療衛生卡標準規范,以利于實現全區域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互聯互通,同時確保平臺建成之后的可維護性、可擴展性;降低運維成本等。
行業標桿、國內領先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以及市級平臺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具備一定的標桿性、先進性及前瞻性。
(二)建設內容
1、三級平臺
建設省、市級衛生信息平臺。省級衛生信息平臺負責聯通省級醫藥衛生相關機構,并下聯市級平臺,對市級平臺的數據進行收集、整合、使用及其他相關管理;市級平臺負責聯通市及以下的各級各類衛生機構,該平臺是衛生服務中各類基礎數據采集平臺。省級和市級平臺支撐五大領域的重點業務信息系統的建設。
試點縣可以根據縣(市、區)的實際情況建設縣級衛生信息虛擬平臺,平臺數據中心部署在市級數據中心,用于核心應用服務系統的建設和部署,支撐五大業務應用的建設和部署,通過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各應用系統的系統互聯和數據交換,實現基層衛生單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縣及以上醫療衛生單位、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以及相關之間的信息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