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衛生信息化發展策略分析
李新偉① 胡紅濮① 郭珉江①
①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100005,北京東城區東單北大街69 號
摘 要 衛生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
促進衛生事業發展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結合我國衛生信息化現狀,對當前
影響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進衛生信息化發展的政策
建議。
關鍵詞 衛生信息化 問題 策略
衛生信息化,是指人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開發、利用衛生信息資
源,實現衛生信息資源的高度共享,同時對傳統衛生管理模式、工作流程進行信
息化改造的過程。實踐證明:信息化對于降低整個醫療成本、減少醫療差錯、提
高醫療服務質量、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通過系統分析我國衛
生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提出促進衛生信息化發展的相關建議。
1 概況
國外衛生信息化發展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歷史,從最早期的電子病歷系統到
目前廣泛開展的電子衛生保健(eHealth),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經過多年的發展,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在衛生信息化組織規劃、運行管理、資金投
入、標準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經歷了從醫院向其它業務領域不斷滲透的過程,其發展
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1 世紀前,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如醫院
財務管理、收費管理、藥品管理等,主要將傳統業務管理模式計算機化;第二個
階段:進入21 世紀尤其是“非典”暴發后,公共衛生領域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發
展,如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在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也從管理
轉移到臨床信息系統的建設,如逐步推廣的電子病歷,臨床工作站,病理、醫學
影像、檢驗信息系統等;第三階段:近年來,一些發達地區按照《全國衛生信息
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 年》提出的“開展以地(市)縣(區)范圍為單元的
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試點和研究工作,建立區域衛生信息化示范區”的要求,積
極探索建立本地區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核心內容電子健康檔案和衛生決策支
持)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醫院信息系統中臨床決策支持也有了一定的進展。然
而,由于我國衛生信息化事業發展起步晚,整體發展水平遠遠滯后于發達國家,
同時也落后于國內相關行業(金融、安全等)的信息化水平,與衛生改革和衛生
事業發展的需求相距甚遠。
2009 年4 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將衛
生信息化作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八大支撐條件之一,為衛生信息化發展提供了
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因此,系統分析我國衛生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
題及成因,有針對性的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對于指導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