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背景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新趨勢
宋力宏①
①北京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100031,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甲129 號金隅大廈1201
室
摘 要 2010年3月所下發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更為清晰的界定了公立醫
院試點改革的指導原則與范圍。該意見明確給出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以醫院管理和電子
病歷建設為重點。本文從政策層面所引發的醫院管理變革入手,系統分析了其對醫院信息化
建設趨勢的具體影響,認為ERP 將是醫改背景下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新趨勢。
關鍵詞 公立醫院改革 信息化 ERP 新趨勢
2010 年月衛生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
保障部聯合下發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指導意見》,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近期政府
監管與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改革的重點任務和改革指導意見,其中一些原則、意見
也是首次將公立醫院管理改革中最難于界定的一些問題給出了較為明確的解釋。
政策層面的逐步細化也必將在具體推行過程中對醫院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尤其
是首次提出將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應用作為未來一段時間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
的重點工作。以下將以指導意見執行對于醫院管理改革的需求分析著眼,結合一
些省市或代表性醫療機構的具體做法分析當前醫院信息化的發展應用趨勢。
1 公立醫院改革所引發的管理新需求
1.1 管辦分離,外部監管力度加大 舉辦職能與監管職能的分離,有條件的地區
設立專門的醫院監管部門對公立醫院的資產管理、財務監管和醫院主要負責人的
聘任,建立協調、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為了對接監管部門的管理要
求,醫院需要按照一定的地區規范,建立能夠反映資產運行效率、財務狀況的管
理體系。例如2005 年上海市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的成立,實現對下屬23 家公立醫
院的運營監管;2009 年成都市醫院管理局的成立,代表出資人對下屬20 家公立
醫院行使運營管轄權。作為國內率先進行管辦分離的城市,成都、上海兩地分別
于2008 年、2009 年在下屬醫院建立了統一的成本核算系統,定期將各醫院經營
數據進行匯總收集和分析,及時掌握各醫院的運行狀況。
1.2 醫藥分開與補償機制的建立 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
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藥品利潤的大幅減
少,要求醫院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服務收費價格與價值的回歸需要以成本為依據;
政府補助依據的核定需要醫院披露能夠反映其當期經營盈虧原因和盈虧結構的
真實數據,醫院財務透明度需要加強。
北京市衛生局、財政局自2003 年以來在直屬21 家醫院統一部署醫院成本核
算系統、項目成本核算系統。依托于7 年來的扎實工作,建立推出了全國第一套
依據地區真實醫療成本數據為依據的財政補償機制。
1.3 醫療保障覆蓋率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 公立醫院醫保收入比重的持續加
大,在醫保基金有限和醫療服務需求無限的永久矛盾下,醫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