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管理制度和流程目錄
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連續性 4
病人得到醫療服務的連續性 4
病人得到醫療服務途徑 4
各專業病種收治范圍管理制度 4
住院病區各專業病種收治范圍 4
醫療服務范圍 4
醫療服務管理規程 4
醫療運輸服務管理規程 4
病人轉運規程 4
病人轉運流程 4
危重病人轉運規程 4
轉科及轉院制度 4
出入院工作規程 4
病人入院工作流程 4
入院規程 4
病人評估管理規程 4
病人評估工作流程圖 4
病人評估項目一覽表 4
特殊人群評估表 4
營養評估規程 4
營養評估流程 4
住院患者膳食管理制度與流程 4
醫療保險管理制度與流程 4
傳染病、腫瘤和職業病管理制度與流程 4
患者安全目標管理制度 4
高風險病人醫療服務規程 4
高風險病人醫療服務流程 4
臨終關懷管理制度 4
病人臨終關懷流程 4
生命支持治療流程 4
終止治療、放棄搶救工作流程 4
死亡患者管理制度與流程 4
約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4
非兒科對新生兒及兒童患者服務制度 4
老年患者管理制度與流程 4
昏迷患者管理制度與流程 4
昏迷病人醫療護理流程 4
患者身份確認 4
自殺、其他行為紊亂患者管理制度與流程 4
虛弱老人、兒童的生理特點和相應的服務 4
墜床和跌倒預防管理制度 4
患者安全護理及管理規程 4
轉診記錄單 4
患者跌倒風險管理 4
病人跌倒后處理流程 4
住院病人跌倒風險因子評估及預防措施記錄單 4
保護性醫療制度 4
維護病人和家屬權利工作制度 4
患者知情同意操作規程 4
知情同意書清單 4
病人和家屬投訴受理規程 4
醫療投訴處理流程 4
患者拒絕治療制度與流程 4
患者私人財物的保管制度與流程 4
患者人身安全防護制度與流程 4
患者抱怨應對制度與流程 4
患者沖突解決方法制度 4
與語言障礙、聽說功能受損患者的交流管理制度與流程 4
滿足患者精神需求的服務制度與流程 4
健康教育制度 4
會診制度 4
全院會診制度流程 4
院外專家會診制度 4
院外專家會診流程 4
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4
三級醫師查房流程 4
醫囑制度 4
口頭醫囑單 4
病例討論制度 4
值班、交接班制度 4
新技術/項目準入制度 4
查對制度與流程 4
病例討論制度 4
分級護理制度 4
病歷書寫規程 4
病歷書寫規程 4
住院病歷環節質量與時限基本要求制度與流程 4
病歷的查閱、借調和復印制度與流程 4
質量改進與病人安全管理規程 4
質量改進與病人安全委員會職責 4
質量改進和病人安全優先級設置規程 4
醫療質量同行評價制度 4
醫院不良事件及高風險事件處理規程 4
高風險事件行動計劃表 4
傳染病病人管理規程 4
門診部管理規程 4
門診醫療服務工作規程 4
門診醫生工作流程 4
急診科管理規程 4
急診就診流程 4
急診病人的醫療服務流程 4
急診科病人分類及處理規程 4
急診科分診護士分診工作流程 4
急救綠色通道管理規程 4
門、急診病人住院流程 4
門、急診病人住院部留觀工作流程 4
心肺復蘇搶救管理規程 4
人工心肺復蘇操作流程 4
血液透析管理制度 4
ICU病人轉入轉出制度 4
ICU轉入轉出工作流程 4
昏迷病人醫療護理規程 4
麻醉科管理規程 4
疼痛控制管理規程 4
手術管理規程 4
病區管理制度 4
住院病人診療規程 4
住院病人診療流程 4
患者離院、失蹤管理制度 4
住院病人臨時離院工作流程 4
影像放射科管理規程 4
門診影像檢查及報告時間表 4
影像放射科質量控制流程 4
藥事管理委員會工作職責 4
藥學部管理規程 4
藥品管理規程 4
藥品質量管理規程 4
藥品監控規程 4
處方管理制度 4
《醫院藥品目錄》修訂流程 4
臨床藥師工作制度與流程 4
患者出院帶藥制度 4
門、急診西藥處方調配規程 4
住院病人藥品調配規程 4
抗感染藥品使用管理規程 4
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制度 4
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制度 4
氯化鉀的使用管理制度與流程 4
冰箱藥品管理制度 4
病人自帶藥品使用規程 4
搶救車使用及管理制度 4
小藥柜管理制度 4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管理制度與流程 4
檢驗科管理規程 4
檢查超異常結果報告制度與流程制度與流程 4
檢驗科預警值 4
檢查結果報告時間制度與流程 4
檢驗標本管理制度與流程 4
檢驗科全面質量管理系統 4
檢驗報告單管理流程 4
檢驗科外部檢驗結果質控流程 4
檢驗項目檢測及報告發放時間表(血標本) 4
檢驗質量控制流程 4
檢驗科差錯處理流程 4
病理標本管理制度與流程 4
臨床用血管理制度 4
血液及血制品保管制度 4
血液及血制品發放規程 4
臨床用血工作流程 4
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連續性
1 目的和適用范圍
為病人就診、住院、會診、轉診、出院、隨診全過程提供優質的服務,保證醫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運轉,確保醫護質量,以滿足病人需求。
本規程是對病人從門診就診到入院、住院、會診、轉診、出院的全程工作進行系統的規定。涉及的科室多、范圍廣,全體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
2 政策
醫院將服務的內容、工作時間、如何取得恰當的醫療服務等信息提供給服務對象,為規范服務流程和工作內容進行系統的說明。
3 標準/流程
3. 1得到醫療服務的途徑
急診服務從院前急救開始,門診服務從病人到達,與醫護人員接觸時開始。活動的全過程均伴隨著對病人的評估與篩查,并隨時判斷病人的需求是否與醫院的所提供的醫療資源相匹配。醫院將所能提供的疾病診治專科、檢查、化驗項目、病人就診程序、工作時間、醫院服務范圍以及資源,以廣告及宣傳冊等多種形式宣傳,并為適合本院服務范圍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服務。
3.1.1門診開診時間為8 : oo~12 : 00、13 :30~17 : 00,周一至周日全天開診。急診實行24小時接診制。醫院將部門的服務時間、服務范圍及得到相關檢查結果所需要的時間、得到醫療服務的途徑等信息公之于眾,向公眾和轉診機構提供服務質量的信息。咨詢臺護士詢問病人基本需求后,指引病人到登記處進行登記。初診病人須填寫病人基本情況,登記員將資料輸入電腦,制作“就診卡”(就診卡終生使用)。
3. 1.2對就診需求一時難以界定的初診病人?全科?
3.1. 3復診病人或已明確所患專科疾病的初診病人,由導診護士直接指引到專科門診所在的樓層,該樓層分診護士接待病人,介紹出診醫生情況,安排病人按序等候就診。
3.1. 4急診科按照《急診科工作制度》、《急診科管理規程》、《急診科病人分類及處理規程》、《急診院前搶救管理制度》、《急診留觀病人處理規程》執行,急診分診護士接到社區急救電話或120/999急救中心電話,白天?分鐘,晚上?分鐘內出診。
3. 1. 5需優先診療的服務對象的衡量標準: 危重病人、外傷病人、6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久病體弱者、疼痛病人和門診提前預約掛號的病人,應優先安排病人的診療、檢查、取藥和治療、繳費。
3. 1. 6門診醫生在診療病人時,應以體格檢查、臨床檢驗或影像診斷結果對病人進行評估和篩查,以幫助了解病人當前所需服務的類型,根據預防、緩解、治療和康復的醫療需求,確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
3.1. 7遇有疑難疾病或三次未確診者,應及時請示上級醫生或邀請會診。病情較重或符合“入院標準”和“轉診標準”者按《病人出入院工作規程》和《轉科及轉院制度》辦理。
3.1. 8醫生針對病情建議病人入院(留觀)治療時,應告知病人及家屬入院檢查、治療(手術)的目的和必要性、治療的預期效果、住院的大致時間(天數)、所需的大約醫療費用、住院首次押金等情況。在病人得到充分的信息決定后,醫生開出相應醫囑。醫生對收入院的病人要確認醫院的技術、設備及人員等條件能夠滿足其醫療需求。
3. 1. 9醫院或科室病床設施不夠時應視情況對病人做相應的處理: 病情需要立即入院治療但科室無空床時,???(床位協調中心)可暫時安排入住其他有空床的科室或在需入住的科室內加床; 病情需進一步檢查、擇期手術治療的病人可暫行門診治療或安排回家等候,待醫院有空床后再行通知住院; 急診病入暫時不能入院,如果病情允許可先在留觀室觀察處理;如果是醫院短期無法解決病人的住院問題時,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安排病人轉院治療。
3. 1. 10對老年人、有殘疾、說多種語言或方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存在其他障礙會影響其接受醫療服務的病人,參照《維護病人和家屬權利工作規劃》提供醫療服務。與病人交流盡量采用病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方式。常用語言有普通話、英語。對有地方方言障礙的病人,可請家屬或能與其交流的醫院工作人員、翻譯人員代為翻譯。對于無法通過語言交流的病人,可通過書寫交流或應用易懂的肢體語言與其溝通。通常情況下不要讓小孩充當信息傳遞者。當非家庭成員充當信息傳遞者時,要知道病人溝通和理解的障礙。對老幼病殘或手腳不方便的病人應攙扶或輪椅護送,必要時協助掛號,就診檢查、取藥、治療等.
3.1. 11病人入院、轉科或轉院前,需進行與病史和體檢發現所提示的有助于診斷的常規化驗及影像學檢查。檢查結果未出來之前,病人不應入院、轉科或轉院。但對于急診或危重病人,其診斷性檢查可在入院之后隨之進行。門診、急診的普通病人,接診醫生根據病人需求情況安排相應的影像學、化驗、功能等方面的檢查,并填寫相關檢查申請單,護士負責引導病人交費,將病人留取的檢驗標本通過物流傳送到檢驗科,檢驗科進行相應檢查后,應及時將結果報告打印,負責人簽名并記錄,報告單立即轉給門診有關醫生; 影像及功能檢查由導診護士引導到各診斷部門進行檢查。醫生根據病人檢查結果決定病人治療方案,或安排病人住院進一步治療,或轉去合適的醫院接受治療,或請求多科會診以明確病人診斷。門診、急診的普通病人醫生根據病人情況做初步檢查且結果回報后,安排病人入院、轉科或轉院。
3. 1. 12醫院組織有ICU醫生參與制定“轉入和轉出ICU判斷標準、并有計劃地培訓臨床醫護人員掌握、實施上述判斷標準。需進入重癥監護室的病人,遵照《ICU病人轉入轉出制度》執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