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信息系統
李小華① 劉曉輝① 肖強①
①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510010,廣州市流花路111號
摘 要 建立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信息系統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發展的要求。電子病歷在臨床信息系統處于基礎和中心位置,臨床信息系統應逐步覆蓋病人診療過程的各個環節,所采集和生成的數據形成內容完整的電子病歷。通過分布式存儲或集中式存儲方式解決各類臨床診療信息系統的數據提取,通過操作、流程和數據整合實現系統互操作和數據共享。
關鍵詞 電子病歷 臨床信息系統 框架 存儲 集成
臨床信息系統(CIS)的作用是支持醫院醫護人員臨床活動,規范臨床診療流程,采集、存儲、處理和顯示病人臨床診療信息,積累和提供醫學知識,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并支持臨床咨詢、輔助臨床決策,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臨床信息系統應該涵蓋病人診療過程的所有環節,包括:電子病歷系統、醫生工作站、檢查診斷系統(如PACS系統、LIS系統等)、治療系統(如合理用藥系統、手術系統、高壓氧治療系統等)。臨床信息系統還必須實現與管理信息系統(MIS)的流程交互和數據共享。
1 系統框架
圖1是醫院信息系統的框架結構圖。圖中列出醫院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統和臨床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電子病歷系統、診斷信息系統和治療信息系統,以及系統間的框架結構關系。
圖1醫院信息系統的框架結構圖
在臨床信息系統中,電子病歷系統處于基礎和中心位置。電子病歷一方面將來自醫生工作站和各個診斷、治療子系統的病人診療數據按照電子病歷數據結構標準規范構成以病人為索引的電子病歷,另一方面通過自身的系統(電子病歷系統)為用戶提供電子病歷服務。電子病歷系統的接口引擎為各個診斷和治療子系統提供集成接口。電子病歷系統同時還從管理信息系統提取病人基本信息、診療管理信息等有關數據,為管理信息系統提供相應服務,以及提供接口引擎。
電子病歷在臨床信息系統中基礎和中心位置的建立,解決了臨床信息系統的系統結構難題,對臨床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2003年我院自助研發的電子病歷系統投入運行后,就開始圍繞電子病歷逐步建立和完善臨床信息系統的建設,通過自行研發、合作研發和引進等多種方式先后建立彩色條碼檢驗信息系統(LIS)、全院級醫學影像系統(PACS)、心電信息系統、病理信息系統、電子病案系統、門急診醫生工作站、體檢系統、院內感染系統、合理用藥系統、院內會診系統、遠程會診系統、重癥監護系統、手術系統、血液透析系統、高壓氧系統、腸內營養治療系統、用血管理系統、隨訪信息系統等20余個診療子系統。基于電子病歷的臨床信息系統的建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