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子醫療檔案發展戰略的新思維
黃錦麥①
①東莞市醫院協會,523071,廣東省東莞市新城區中心會展北路
摘 要 基于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形勢的要求,籍著從目標方向、發展路向、技術取向三個層面提出我國電子檔案未來發展戰略的一些思考,與同道共同探討。
關鍵詞 電子醫療檔案 戰略
1 “電子醫療檔案”的定義與內涵
定義:以數據電子的形式所制作和保存的包括醫療健康記錄和醫療業務記錄在內的醫療檔案(Electronic medical File EMF)
內涵包括以下方面:EMF涵蓋EPR、EHP、PHR……等;EMF具有與低度醫療檔案一樣的規范格式與內容,符合低度醫療檔案一樣的保存要求;具有與低度醫療檔案同樣的法律地位;拒絕電子醫療檔案作為證據使用有違法律精神。
我國電子醫療檔案發展的現狀從初始階段到迅速發展階段,再向成熟發展的階段前進演進。
2
電子醫療檔案未來發展的目標方向
2004年美國總統布什在眾議院的年度國情咨文中,提出了計劃投資27600億美元“在十年內確保絕大部分多數美國人擁有共享的EHR。”也就是說總的目標期限是2014年。
2005年,英國政府為促進醫療衛生信息化,支持發展電子病歷,簽署了為期十年的全球最大宗的民用信息技術采購訂單。顯示其目標期限是2015年。
加拿大2001年推出研發覆蓋全國人口的電子健康檔案解決方案“藍圖”,并于2002年開始實施,其實現目標期限是2020年。
我國的2009年3月出臺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建立使用共享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建立和完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加快基金管理、費用結算與控制、醫療行為管理與監督、參保單位和個人管理服務等具有復合功能的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加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
1
的對接,積極推廣“一卡通”等辦法,方便參保(合)人員就醫,增加醫療服務的透明度。互聯互通。”在這一框架下,“加快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建設。完善以疾病控制網絡為主體的公共衛生信息系統,提高預測預警和分析報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衛生信息網絡平臺;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城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合作。積極發展面向農村及邊遠地區的遠程醫療。”
基于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整體戰略安排,廣東省委省政府集中提出要“推行電子醫療檔案”。現顯示了電子醫療檔案在醫療衛生信息化系統中的特殊地位,也表明它本身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從現在開始,未來十年作為我國電子醫療檔案第三個發展階段,是我國電子醫療檔案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與世界發展前沿靠近的關鍵時期。可以預計,到2020年,我們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距離將拉近至5年左右,甚至與之并行。這是十分艱巨、又十分光榮的歷史任務。
3
電子醫療檔案未來發展的具體路向
以標準化為基礎,應用基于語義的信息語言處理和包括宏觀與微觀的系統集成等技術,不斷提高其共享性和互操性。使醫院信息系統與區域衛生信息化系統融為一體,為推動建立與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基本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四大體系為支柱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環境。(美國第一任醫療信息技術協調官戴維·布萊勒博士指出:“除非我們能夠實現醫療信息系統的互操作性,否則,醫生們就會抵制信息化的投資,-------眾人苦盼的醫療體制的改革亦無從談起。”
以實用性為依歸,不斷強化和擴大電子醫療檔案軟件的功能,提高其智能化和環境適應性的程度,有效促進醫療衛生機構的運行機制的創新與優化,提高其運營績效等科學管理效能,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價廉、方便的醫療衛生服務。
以法律法規為準則,不斷提高電子醫療檔案軟件的安全、可靠和保密性能,創新各種解決方案,提高性價比例,降低建設成本,為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