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總體目標:
2-1、建立一個穩定的、先進的、能夠覆蓋我院所有科室的醫院信息系統,應用軟件在開發中要遵循實用性、高效性、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安全性原則。
2-2、醫院信息系統必須根據醫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理論進行設計建立,以滿足醫院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規范化和持續改進的需要,同時也應考慮到醫院的實際情況多一些人性化設計和智能化設計。
2-3、系統應具有較好的實用性。它應該符合現行醫院體系結構、管理模式和運作程序,能滿足醫院一定時期內對信息的需求,并能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醫院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積極的作用。
2-4、系統必須保證與我國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相一致,并能滿足與各級醫療機構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交換信息的要求。
2-5、系統必須保證各項信息統計指標,符合衛生部頒布的信息統計指標規范,中標單位根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及時免費對系統進行升級。
2-6、免費提供第三方管理軟件(包含但不局限于財務專用軟件,醫保、合療、ICU、OA等信息管理軟件)的接口
二、軟件功能模塊特殊要求
醫院信息系統的功能模塊必須符合衛生部2002年9月頒發的《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的要求,投標人應認真研究《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的要求,并提出各功能是否具備的說明。
三、具體技術參數及要求(包含且不局限以下內容)
第二包:放射信息系統(RIS)及影像信息系統(PACS)
一、 我院PACS設計原則
1.科學及標準性原則
系統應遵循 DICOM 3.0、HL7、IHE等國際標準,符合衛生部《醫院信息系統功能規范》,采用成熟的、先進的及符合國際標準的系統結構、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數據庫技術、存儲技術和網絡技術。
2.實用性原則
充分滿足我院醫學影像科室臨床、教學、科研和管理現實應用需求;具備影像設備連接、診斷報告工作站、臨床醫生工作站報告和圖像的調閱、醫學影像科室內部管理統計監督等功能,能提供滿足醫院各部門的業務管理工作需要的數據,實現醫學影像全院信息共享和管理信息共享;為醫院領導提供查詢,為醫院醫、教、研、管提供快速、準確、實時的高質量的醫學影像及診斷報告及管理等綜合信息。
3.經濟性原則
充分考慮和利用醫院的現有基礎設施、設備,體現最大的性價比;應結合醫院具體實際、工作流程進行合理的修改與補充,以更好的滿足醫院的日常工作。
4.整體性原則
遵循系統的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原則,設計最優化的實施策略,保證系統順利上線。同時滿足醫院的發展需求,在不改變總體結構的前提下,系統能順暢的升級、改造和擴展。
5. 一致性原則
能與醫院HIS完全無縫融合。充分體現以HIS/ 電子病歷為中心的影像信息存儲與共享。 同時應保證PACS信息系統在一定情況下的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應用系統應能在用現有軟件環境下正常運行。
6.安全穩定性原則
提供先進、完整、可行、實用、安全的存儲、備份、容災系統方案。提供應用軟件功能使用的分級授權管理模式,在系統內部建立統一全面的用戶權限,保證在醫院業務應用中正常使用和數據安全。
7、外部接口
免費提供第三方管理軟件(包含但不局限于財務專用軟件,醫保、合療、ICU、HIS、OA等信息管理軟件)的接口
二、 技術方案要求
要求針對旬陽縣醫院全院PACS系統建設進行全面技術方案論述,方案需體現整體系統架構、設計規劃、軟件功能、系統集成以及其他相關技術內容,方案需具有良好的合理性、適用性和擴展性,需針對旬陽縣醫院PACS建設中的硬件及軟件部署給予設計和建議,需充分滿足我院現有業務需求,符合我院數字化發展整體思路。免費提供HIS、LIS以及臨床管理系統等其它醫院信息管理軟件的接口。
具體要求(包含且不局限以下內容)
1、影像采集
1-1、實時采集,同步顯示。
1-2、滿足靜態及動態圖象采集需要。
1-3、接口設備類型采取相應的采集方法。
要求可進行靜態圖像2K*2K、12—16 bit 采集;動態圖像 1280*1024 12bit 25幀/S采集;完全支持DICOM3.0標準;可采集日志;
1-4、采集圖象質量達到診斷要求。
1-5、采集操作簡便、快捷。
2、影像處理
2-1、能采用1M或2M專用監視器顯示以及相應的后處理軟件開發能力;
2-2、圖像后處理功能至少應包括如下功能;
2-3、窗寬窗位連續實時變化調整,可預設;
2-4、無級縮放、局部放大、圖像漫游功能;
2-5、區域測量功能:長度、角度、面積、平均值、直方圖、容積、均方值等自動顯示,并能以座標方式顯示CT值等;
2-6、動態圖像回放;
2-7、正負像,偽彩色,反轉,濾鏡(平滑、銳利等);
2-8、圖像上能顯示病人基本信息,任意添加注釋并打印輸出;
2-9、上述功能可在任意一診斷工作站及醫生工作站實現。
3、影像顯示及調閱
3-1、影像顯示
3-1-1、 設立檢查、比較、堆棧、序列四種影像瀏覽模式;
3-1-2、多幅圖像同屏顯示,顯示矩陣可由用戶自定義,最高可同屏顯示9X9幅;
3-1-3、同一病人不同體位、不同設備的影像可同屏分格顯示;
3-1-4、支持動態圖像回放,可同屏顯示同一病人不同設備檢查的多個動態圖像;
3-1-5、支持多屏(2—8)和豎屏顯示模式,支持2K*2K顯示器。
3-2、影像調閱
3-2-1、任一工作站可調閱所需影像資料。
3-2-2、調閱方式簡便、快捷。在線影像調閱時間小于5秒;近線影像調閱時間小于30秒;離線影像調閱時間小于1分鐘。
3-2-3、CT,MRI,ECT,彩超,電子胃鏡,DSA,CR等圖像應能實時調閱。
3-2-4、可設置系統調閱權限,分級保護部分影像。
3-2-5、圖像多因子查詢:可根據病人名、住院號、ID號、影像設備名和檢查號進行查詢和調閱,并具備統計功能。
影像傳輸
(1)在相同硬件設施條件下,采取較好軟件結構及信息傳輸策略優化系統速度。
(2)圖像傳輸應具備SCU/SCP功能,Query/Retrieve服務類功能;
(3)可記錄影像的通訊狀態
4、 影像管理
4-1、服務器能自動管理、優化影像采集、傳輸、處理、儲存、查詢、打印管理等系統功能。
4-2、設置對用戶數據存取權限的分級管理,并與HIS網絡分級權限設置接軌。
4-3、圖像在線存儲自動備份。具備自動的災難恢復功能,災難恢復時間小于3分鐘。
4-4、系統7×24小時不間斷穩定運行。
4-5、PACS與HIS的融合目標:PACS與HIS充分實現信息共享,在PACS中可以查閱HIS中的病例、病程、醫囑等,在HIS中能直接查看病人的檢查報告;PACS可直接使用HIS中申請預約的病人信息。
5、影像存儲
在線存儲3年數據。
備份存儲15年數據。
在線存儲不需圖像壓縮,但近線和離線存儲需對圖像進行無損壓縮。
6、圖文報告編輯打印
6-1、報告編輯
6-1-1、設置報告書寫、修改、確認、簽發的分級權限管理
6-1-2、系統中預置報告模板,醫生可高效率完成報告書寫;
6-1-3、報告模板為開放式,可自定義報告界面,建立新的報告模板;同時設置報告摸板修改權限管理
6-1-4、報告中的信息項可從影像設備的原始數據和醫院HIS的登錄信息中自動獲得,并以全中文顯示;
6-1-5、病人多體位圖像,多種設備檢查圖像在同一報告中顯示;
6-1-6、報告采用所見即所得方式。
6-2、報告打印:
6-2-1、系統將病人和病歷信息、診斷信息、放射影像、診斷結論、診斷醫生,自動結為一體,通過打印機打印出高質量的圖文一體化報告;
6-1-2、圖像格式可自定義,可選擇單一報告和單一圖像打印;
6-1-3、打印作業不受其他功能影響。
7、影像輸出
要具備DICOM3.0影像打印功能,對于需要膠片的病人,系統要能夠打印病人的影像。
教學、科研影像需求功能
7-1、適當考慮與外網連接問題;
7-2、可將影像資料在本地存儲、加工,形成適合于教學、科研的重要資料。
8、住院病人的影像工作流程
8-1、臨床科室發出影像申請后,PACS系統可將該病人的歷史影像先送來作診斷參考;
8-2、影像科室申請預約工作站對病人進行預約、申請、劃價、收費、申請單確認;
8-3、采集工作站收到確認申請單后,可自動在PACS系統中獲得病人的歷史影(像),供對照診斷使用;
8-4、影像采集工作站收到確認申請單后,無須做任何病人信息輸入工作,對病人進行影像采集;
8-5、對于支持WORKLIST的DICOM設備,可將申請單直接送到影像設備本身,在影像設備中無須做任何病人信息輸入工作,直接安排影像采集,采集后的影像自動送往影像工作站;
8-6、對于不支持WORKLIST的影像設備,需要在設備中輸入病人的基本信息,安排影像采集工作,采集后的影像送往該設備的影像工作站;
8-7、影像工作站接收到影像后,自動將影像送往影像管理服務器,并根據申請單將影像送往該病人所屬科室的分中心服務器;
9、門診病人的影像工作流程
9-1、門診掛號;門診醫生開檢查申請單(電子及手寫申請單);
9-2、病人通過手寫申請單在門診收費室收費、蓋章;
9-3、臨床科室發出影像申請后,PACS系統可將該病人的歷史影像先送來作診斷參考;
9-4、影像科室申請預約工作站對病人進行預約、申請、申請單確認;
9-5、采集工作站收到確認申請單后,可自動在PACS系統中獲得病人的歷史影像,以便對照診斷使用;
9-6、影像采集工作站收到確認申請單后,無須做任何病人信息輸入工作,對病人進行影像采集;
9-7、對于支持WORKLIST的DICOM設備,可將申請單直接送到影像設備本身,在影像設備中無須做任何病人信息輸入工作,直接安排影像采集,采集后的影像自動送往影像工作站;
9-8、對于不支持WORKLIST的影像設備,需要在設備中輸入病人的基本信息,安排影像采集工作,采集后的影像送往該設備的影像工作站;
9-9、影像工作站接收到影像后,自動將影像送往影像管理服務器,并根據申請單將影像送往該病人所屬科室的分中心服務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