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建設與應用
張世紅① 王暉② 顧曉暉③
①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100050,北京市宣武區北緯路59號
摘 要 本文從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改革出發,分析了社區衛生服務業務的特點,提出了基于業務特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的設計,并對系統應用效果進行了總結,以期對其他省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建設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 社區衛生 信息系統 設計 應用效果
1 建設背景
自2005年以來,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衛生局下發了一系列關于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文件,對北京社區衛生服務進行全面改革,這些改革的核心內容體現在建立以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立績效考評體系、實行財務收支兩條線管理、實行藥品統一采購配送四個方面。社區衛生服務是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的網底,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建設,不僅是北京市社區衛生體制改革的需要,同時也符合國家新醫改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均等化的有關要求。
因此,建立覆蓋社區衛生服務和管理機構的信息化體系,對于支持社區衛生“六位一體”服務,社區居民健康信息動態監控管理,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業務監管和績效考核,實現病人有序就醫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2 社區衛生服務業務分析和特點
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政府領導、社區參與、上級衛生機構指導下,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全科醫生為骨干,合理使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重點,以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為目的,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層衛生服務。
社區衛生業務總體分兩部分:社區衛生服務(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社區衛生管理(業務監管、績效考核、運營管理、財務與資產管理、藥品采購與配送等)。社區衛生服務是指為社區居民提供的基本醫療
1
和公共衛生服務,執行主體是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管理是指對社區衛生的人、財、物以及服務質量、運營效率進行管理,執行主體是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和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
北京市的社區衛生服務分為四層管理體系,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直屬市衛生局領導,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受區縣衛生局和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雙重領導,區縣社管中心直接管理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社區衛生站有兩種管理模式,一種是社區衛生服務站歸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另一種是直屬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管理。目前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采用的是第一種模式,只有極少數獨立站直屬區縣社管中心管理。疾控部門、婦幼保健管理機構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屬于業務指導。如圖1所示。目前,北京市有18個區縣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3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圖1 社區衛生服務組織機構
社區衛生服務與醫院醫療相比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它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提供健康維護和促進服務,而不僅僅是以疾病為中心,單純治療已經發生的疾病;第二,它是主動的服務,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要通過電話、互聯網、健康教育課堂、主動了解、掌握轄區居民和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況,采用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必要時還應上門服務,與居民建立朋友式,親人式的關系,而不是單純的坐堂行醫;第三,它的服務對象是社區全人群,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