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10
1.1目的 10
1.2范圍 10
1.3規范性引用文件 10
1.4術語與定義 11
1.5縮寫詞 13
第二章 建設背景 14
2.1區域衛生信息化的必要性 14
2.1.1解決市民“看病貴,看病難”的需要 14
2.1.2提高醫療衛生業務質量和效率的需要 14
2.1.3提高公共衛生資金合理分配的需要 15
2.1.4統一和規范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的需要 15
2.1.5提高衛生行政監督管理能力的需要 16
2.1.6區域內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16
2.1.7提高衛生決策和應急指揮能力的需要 16
2.2國內外區域衛生信息化發展情況 17
2.2.1國內發展情況 17
2.2.2國際發展情況 18
2.3佛山市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 19
2.3.1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 19
2.3.2醫療信息化建設 20
2.3.3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 22
2.3.4辦公自動化和衛生電子政務建設 22
2.4佛山市衛生信息化的主要問題 23
第三章 需求分析 24
3.1醫療服務整合需求 24
3.1.1全市診療一卡通 24
3.1.2電子健康記錄EHR共享 25
3.1.3區域醫療協作需求 26
3.1.4醫療衛生互動服務 27
3.2公共衛生整合需求 28
3.2.1婦幼保健信息交換 28
3.2.2疾病預防信息交換 29
3.2.3公共衛生應急指揮 31
3.3衛生管理決策需求 32
3.3.1衛生資金管理制度 33
3.3.2電子病歷管理制度 33
3.3.3雙向轉診管理制度 33
3.3.4健康保健管理制度 34
3.3.5提高決策能力需求 34
3.4醫療衛生機構需求 35
3.4.1醫院 35
3.4.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35
3.4.3疾病預防中心 35
3.4.4衛生監督所 36
3.4.5干部保健辦 40
3.4.6婦幼保健院 40
3.4.7中心血站 40
3.4.8衛生局 41
3.5平臺建設維護需求 41
第四章 整體規劃 43
4.1建設目標 43
4.2總體規劃 44
4.2.1規劃總體原則 44
4.2.1.1以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44
4.2.1.2基于MPI 與EHR架構 46
4.2.1.3縱橫向業務相結合整合 46
4.2.2系統總體架構 47
4.2.3市區兩級平臺 49
4.2.4總體業務體系 50
4.2.5總體技術架構 52
4.3數據中心資源規劃 52
4.3.1系統數據整體部署 52
4.3.2數據中心公共數據 57
4.3.2.1公共數據的來源 59
4.3.2.2公共數據的存儲 60
4.3.2.3公共數據的使用 61
4.3.3居民主索引MPI 63
4.3.3.1病人主索引的概念 63
4.3.3.2病人主索引的作用域 63
4.3.3.3主索引交換機制PIX 68
4.3.4居民電子健康記錄EHR 74
4.4應用整體部署 75
4.5硬件網絡平臺 78
4.5.1網絡平臺架構 78
4.5.2硬件平臺架構 80
4.6軟件技術平臺 85
4.6.1操作系統 85
4.6.2數據庫系統 86
4.6.3中間件 89
4.6.4 BI技術 95
4.6.5 SOA數據交換技術 96
4.6.6其他主要相關技術 98
4.6.6.1個人唯一標識 98
4.6.6.2 CTI語音技術 98
4.6.6.3短信平臺技術 99
4.6.6.4電子地圖GIS 99
4.6.6.5 XML技術 100
4.7數據交換平臺 100
4.7.1 數據交換平臺概述 100
4.7.2平臺關鍵技術說明 101
4.7.3 XML標準體系介紹 103
4.7.4 數據交換平臺基本邏輯模型 106
4.7.5數據交換平臺技術特性 108
4.7.6技術實現優勢與應用優勢 110
4.7.7與傳統數據接口方式比較 121
4.7.8系統擴展接口技術方案 124
4.7.9醫學影像數據的共享方案 124
4.8數據交換標準 125
4.8.1標準與規范建設原則 126
4.8.2主要參照的信息標準 126
4.8.3交換標準模型 127
4.8.4數據標準模型 129
4.8.5標準體系管理 129
4.9平臺安全體系 136
4.9.1安全等級 137
4.9.2物理安全 138
4.9.3網絡安全 139
4.9.4系統安全 139
4.9.5數據安全 140
4.9.6應用安全 140
4.9.6.1統一身份認證 141
4.9.6.2采用PKI加密 142
4.9.6.3數字簽名的應用 142
4.9.7管理安全 143
4.9.8安全系統選型 144
第五章 建設內容 146
5.1一個中心 146
5.1.1市級數據中心 146
5.1.1.1數據中心概述 146
5.1.1.2中心邏輯架構 147
5.1.1.3數據中心架構 148
5.1.1.3業務負載估算 148
5.1.1.4數據中心配置 151
5.1.1.5數據中心機房 154
5.2三大平臺 155
5.2.1數據共享與交換平臺 155
5.2.1.1消息交換中心 155
5.2.1.2資源目錄體系管理 156
5.2.1.3平臺運營監控管理 163
5.1.1.4 MPI與卡業務標準與服務 166
5.1.1.5 EHR醫療數據標準和服務 167
5.1.1.6 EHR衛生數據標準和服務 168
5.1.1.6衛生管理數據標準和服務 168
5.2.2衛生信息發布與增值服務平臺 168
5.2.2.1衛生網站系統 169
5.2.2.2衛生呼叫中心 170
5.2.2.3短消息平臺 170
5.2.3衛生管理與決策支持平臺 170
5.2.3.1衛生績效考核 171
5.2.3.2衛生資源分析 172
5.3十二大系統 173
5.3.1市民健康卡管理系統 173
5.3.1.1市民健康卡概述 173
5.3.1.2市民健康卡業務模式 174
5.3.1.2市民健康卡系統架構 176
5.3.1.3市民健康卡應用流程 177
5.3.1.4市民健康卡管理系統 181
5.3.1.5市民健康卡安全設計 183
5.3.1.6市民健康卡管理中心 184
5.3.1.7市民健康卡支付功能擴充 185
5.3.1.8市民健康卡其他注意事項 185
5.3.2電子健康記錄EHR管理系統 186
5.3.2.1 EHR采集與整合 186
5.3.2.1 EHR存儲與共享服務 186
5.3.2.1 EHR Viewer模塊 187
5.3.3醫院信息系統的規范與改造 187
5.3.3.1醫院信息系統(HIS)規范 190
5.3.3.2電子病歷系統(EMR)開發與推廣 194
5.3.3.3醫院信息系統內部集成規范 199
5.3.3.4醫院信息系統的區域化整合改造 200
5.3.4社區衛生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推廣 201
5.3.4.1全科醫療業務 202
5.3.4.2預防保健業務 203
5.3.4.3婦幼保健業務 205
5.3.4.4計劃免疫業務 208
5.3.4.5康復保健業務 208
5.3.4.6健康教育業務 209
5.3.4.7社區綜合業務 209
5.3.4.8績效考核業務 213
5.3.5疾病預防管理信息系統 214
5.3.5.1疾病監測預警管理 216
5.3.5.2計劃免疫網絡管理 222
5.3.5.3從業人員體檢管理 224
5.3.5.4突發應急指揮管理 225
5.3.6衛生監督管理信息系統 225
5.3.6.1衛生監督業務系統 225
5.3.6.2衛生監督整合改造 226
5.3.7婦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統 226
5.3.7.1婦女保健管理 226
5.3.7.2兒童保健管理 227
5.3.7.3婦幼統計報表 228
5.3.8血液管理信息系統 228
5.3.9干部保健管理系統 229
5.3.10醫學科研教育系統 229
5.3.11食品藥品監督系統 230
5.3.12其他業務信息系統 231
5.3.12.1科教信息管理系統 231
5.3.12.2人事管理信息系統 231
5.3.12.3醫療質量管理信息系統 231
5.3.12.4重大醫療事故管理系統 231
5.3.12.5衛生統計資料信息系統 231
5.3.12.6職業健康監測系統 231
第六章 建設方案 233
6.1建設原則 233
5.2.1統一規劃、統一標準 233
5.2.2聯合共建、保護投資 233
5.2.3分步實施、注重效益 234
5.2.4實用先進、安全可靠 234
6.2項目建設管理 235
6.2.1項目建設管理機構 235
6.2.2項目建設管理機制 237
6.2.3項目的風險評估與控制 239
6.2.4項目建設的進度控制 240
6.2.5項目質量保證體系 241
6.3項目建設的重點與難點 244
6.3.1整體規劃的科學合理性 244
6.3.2基礎網絡設施的健全 244
6.3.3標準協議的制定與執行 244
6.3.4業務相關單位的積極配合 244
6.3.5配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推行 245
6.4項目運營維護方案 245
6.5項目主要建設階段 245
總體規劃階段 246
臨床系統建設 246
醫療系統整合階段 246
公共衛生系統整合 246
6.5.1第一階段(2008~2009):總體規劃階段 247
6.5.2第二階段(2008~2009):臨床系統建設 247
6.5.3第三階段(2009~2011):醫療整合階段 247
6.5.4第四階段(2009~2011):公共衛生整合 248
6.5.5第五階段(2010~2012):決策支持階段 248
6.6項目建設進度計劃 249
第七章 投資預算 252
7.1硬件平臺投資估算 252
7.2衛生專網租金估算 253
7.3應用軟件投資估算 254
7.4建設維護投資估算 255
7.5投資估算總計 256
第八章 效益分析 257
8.1行政部門:數據支持,輔助決策 257
8.2醫療機構: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257
8.3相關部門:拓展業務,增值服務 257
8.4佛山市民:網上咨詢,健康服務 257
第一章 前言
1.1目的
按照國家衛生部,佛山市衛生局的相關精神和政策,根據佛山市區域衛生發展目標和需求,以及2006年制定的《佛山市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同時結合佛山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和問題,確定佛山市未來幾年醫療衛生信息化的建設方案,為佛山市信息化總體建設思路和投資計劃提供參考,保證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科學合理有效地進行,提高系統建設的質量,降低系統建設的風險。
1.2范圍
本方案主要是在對佛山市全市醫療衛生信息化現狀和需求詳細調研的基礎上,根據佛山市衛生的發展目標對整個佛山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系統的總體框架,建設的內容,采用的技術體系,硬件網絡平臺,分步建設的計劃,軟硬件平臺投資估算,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組織保障體系以及運維管理和發展模式等等。本方案只是對整個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建設的總體規劃,業務細節,技術細節和數據標準等內容不在本方案中做詳細描述。
本方案可供在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技術方案制定、工程招投標和系統實施過程中參考使用。本方案的使用范圍為市領導,市信息主管部門、各系統承建單位以及工程監理單位等。
1.3規范性引用文件
衛生部《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年)》2002年10月
《廣東省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2004-2010年)》2004年2月
《佛山市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2006年10月
衛生部《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2002年4月
衛生部《社區衛生信息系統功能規范》2006年11月
衛生部《婦幼保健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2006年12月
GB/T 15237-1994 術語學基本詞匯
GB2887-89 計算機站場地技術條件
GB9361-88 計算機站場地安全要求
GB50174-93 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BMZZ1-2000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GB/T 18336-2001信息技術 安全技術 信息技術安全性評估準則
GB/T 8567-1988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GB/T 11457-1995軟件工程術語
1.4術語與定義
個人電子健康記錄EHR
個人電子健康記錄(Electronic Healthcare Records,EHR)是以個人健康、保健和治療為中心的數字記錄,是以人為本的數字化健康檔案,記錄了個人從出生至死亡整個生命歷程中的健康、保健、醫療信息。EHR 跨越不同的機構和系統在不同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間實現醫療信息交換和共享,為提高病人的安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健康護理、推進病人康復和降低醫療費用提供有效的手段。
佛山市衛生數據中心
佛山市衛生數據中心是全市醫療衛生業務信息共享和交換的核心應用,包括數據采集、存儲、整合與管理系統,提供全面的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功能,并在此基礎上提供面向醫療衛生全行業、全區居民的數據管理和服務。
衛生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
是一個集成應用開發以及日常運營的平臺, 它可以為獨立軟件開發商(ISV)、系統集成商和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一個軟件平臺,在此平臺之上可有效整合醫療衛生業務應用系統,最終形成一個互聯互通的醫療衛生業務協作網絡。
醫療信息數據共享與交換平臺應該是為醫療行業特別量體定做的,可以很好支持不同系統之間的醫療數據的整合,快速應用程序節點部署以及各醫療子系統之間的協同通訊。醫療行業中的各類組織,比如醫院,診所,政府監管部門以及保險公司可以高效地管理,傳遞和展現整個醫療過程中的相關信息。
衛生信息資源目錄體系
衛生信息資源目錄體系是指建立數據中心共享與各機構之間的交換數據集定義基礎上建立的統一的信息資源分類索引,通過該目錄體系的建立可對信息資源的整合提供規范和框架,也能使數據使用者能迅速訪問到他們想要的數據。
目錄體系規定了衛生信息的內容(數據集定義)、分類、來源、數據存放地、接口形式、獲取方式、狀態、存取權限等內容。衛生資源目錄體系以數據中心后臺管理系統的方式體現。
共享數據
共享數據是各個業務部門都要使用的基礎數據,該部分數據通過數據采集和其他維護方式集中存儲在佛山市衛生數據中心,主要包括國家、衛生部、佛山市、區各類基本衛生法律法規、個人基本信息、醫療機構基本信息,基本運營信息、各類供參考的業務統計指標信息;建立共享數據不僅可以方便各業務部門辦理日常業務,而且為整個醫療衛生行業建立戰略性的基礎信息庫奠定了基礎。
交換數據
交換數據是在醫療衛生業務處理過程中,各應用子系統之間直接交換的業務數據,該部分數據作為業務處理環節中需要的臨時數據,但作為備份,交換數據在數據中心將同步備份,相關業務機構需要時候可通過交換平臺遠程調用中心數據即可實現共享。通過進行數據交換可以極大地方便各項醫療衛生業務的開展,交換數據作為各種數據的來源和補充,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保障了在醫療衛生行業內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各部門業務的對接和協同。同時交換數據也是用于滿足各業務部門數據需求的重要方式,為了清晰的定義出各部門的數據接口,交換數據是以部門為單位進行組織的。
數據接口
數據接口是指數據中心衛生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提供給各接入單位或應用系統開發商使用的統一API,接入開發商可通過該API進行系統接口實施工作,使各機構的應用系統可與衛生信息數據中心進行實時或非實時的通訊,進行數據采集或數據交換等操作,接口根據各機構信息系統環境差異有不同技術體現,一般為各種環境下封裝的組件或中間交換數據庫定義。
1.5縮寫詞
EHR 居民個人電子健康記錄
MPI 居民個人主索引
數據交換 衛生數據交換平臺
HIS 醫院管理信息系統
CIS 醫院臨床信息系統
PRM 患者關系管理
LIS 檢驗信息系統
RIS 放射信息系統
PACS 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
UIS 超聲信息系統
EIS 內窺鏡信息系統
PIS 病理信息系統
B/S 瀏覽器/服務器體系結構
C/S 客戶端/服務器體系結構
SOA 面向服務的架構
VPN 虛擬局域網絡
XML 可擴展性標志語言目的
GIS 地理信息系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