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
關于印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
系統建設項目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醫改辦公室)、衛生廳局:
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為深入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著力"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2011年啟動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為指導和規范各省做好這項工作,使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更好地發揮作用,特制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褙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在項目組織和實施工作中參照執行。
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指導意見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附: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指導意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是覆蓋全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有條件的村衛生室的信息系統。建設內容包括建設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相關政府部門和居民提供服務的應用系統,以及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部署終端系統。為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投資效率,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意
義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是深化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醫改"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重要技術支撐。
(一)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的必然要求。建立國家基本藥
物制度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涉及藥品生產、流通、采購、配備、使用、補償、監管等多個環節。要以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的規范和監測管理,確保基本藥物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方便可及。同時,基本藥物制度帶來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分配、補償、激勵機制等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要以信息化手段,反映和監測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情況5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
(二) 規范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關鍵手段。依托信息系統,通過標準化的流程設置,規范化的電子處方、病歷模板,以及診療規范、臨床路徑、診療導航、知識庫輔助和遠程醫療等,規范診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通過公共衛生服務與基本醫療服務信息聯動,建立與臨床信息互通共享、動態連續的電子健康檔案,增強健康管理能力。借助信息系統實時生成的記錄和統計分析數據,及時、客觀地對機構、醫務人員進行績效考核,推動科學管理,完善激勵機制,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
(三)構建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基層醫療衛生
機構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網底,是城鄉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是居民健康檔案的初始建立地,是信息數據的源頭。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保障真實可靠的一線數據來源,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統一高效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基本覆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有條件的村衛生室,并鼓勵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用該系統;在基層醫務人員服務過程中為城鄉居民建立動態更新的電子健康檔案,并與電子病歷信息互通共享;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在區域內互聯互通;有條件的地區實現區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縣級醫院、對口培訓和技術幫扶醫院的互聯互邋。為全省范圍內和跨省醫療衛生信息互聯互通形成基礎。
三、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原則
(一)因地制宜,統籌設計。結合當地實際和發展規劃,立足現狀,夯實基礎,兼顧長遠。以省(自治區、直轄巿)為單位,統籌利用資源,進行項目建設方案設計,組織系統開發和部署實施,統一標準和技術規范,為互聯互通奠定基礎。從最基本、最急需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內容著手,堅持充分論證,試點先行,逐步推開。
(二)整合資源,務求實效。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做到規劃設計有整體性和前瞻性,具體建設注重實用性和可擴展性。高度重視應用軟件質量,強調可用性、易用性, 操作界面友好,功能全面,符合基層實際。
(三)需求牽引,立足服務。以基層醫改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需求為出發點,服務于規范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控制成本和費用、實施績效考核的要求,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功能、業務流程、業務量和信息量需求。完善制度和政策環境,確保系統長期、持續、穩定運行和使用,有效服務于醫務人員、社會公眾和管理部門。
(四)注重安全,鼓勵創新。加強信息系統安全體系建設和管理,確保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群眾個人隱私安全。在此基礎上,鼓勵地方結合實際進行創新,充分發揮巿場作用,探索改革政策環境、支撐體系和管理機制,逐步建立信息系統建設、維護^ 行的長效發展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