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臨床信息系統及知識管理的
臨床路徑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
梁力中① 吳進軍② 尚文剛①
①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信息技術部,524001,廣東省湛江市人民大道南57 號
②廣東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教學部,524001,廣東省湛江市人民大道南57 號
e-mail:hearmaster@163.com
摘 要 臨床路徑作為一種診療過程標準化管理的質量控制工具將廣泛地應用于醫院管理
當中是當前公立醫院改革的必然方向。以醫院知識管理為指導思想,建立在臨床信息系統基
礎上的臨床路徑信息系統,有利于科學定制臨床路徑、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保證快速、
高效臨床路徑信息的共享及反饋機制的建立。本文就臨床路徑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系統設
計及功能實現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討并對該系統在未來的應用作了可預期的展望。
關鍵詞 臨床路徑信息系統 知識管理 臨床信息管理系統
1 前言
隨著人口老齡化、醫療需求的增加,如何在保證并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和工作
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醫療成本、降低醫療費用,避免醫生“過度醫療”,成為
各國政府、醫療保險機構和醫療機構共同的目標。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CP)作為提升醫療質量、控制醫療成本、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的管理工具,
在國內外的醫院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為此,衛生部啟動了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并成立了衛生部臨床路徑技術審核
專家委員會。至2010 年1 月,衛生部醫政司也分別發布了 22 個專業、 112 個
常見多發病或花費較高的病種的臨床路徑的標準指南,并在全國遴選了14 個省、
市共73 家醫院作為衛生部臨床路徑管理試點醫院,并確定了各試點醫院開展的
試點專業參照執行。可以說,各級醫院全面實施臨床路徑是勢在必行的優勢。
2 臨床路徑實施的問題以及系統開發的意義
但是,臨床路徑管理在我國醫院內開展過程中,其操作性和執行效果還有待
觀望,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缺乏信息化支持,手工表格式的
臨床路徑大大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且路徑變異的反饋、統計嚴重滯后;工
作人員的消極態度,臨床醫生質疑是否限制其的醫療判斷;路徑目標脫離實際或
者缺乏循證醫學指導。衛生部的單病種臨床路徑是概要性的指導,醫院在結合自
身特點明細化追求效果、成績,過分機械化,忽視了疾病的客觀規律及醫院的整
體水平,未能形成對診斷、治療的嚴格的證據體系。
以上問題的出現,主要由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缺乏與當前醫院信息管理系
統全面融合的臨床路徑信息系統(CIS,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建立
在CIS 基礎上的臨床路徑信息系統(CPIS,Clinical Pathway Information
System)才能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使臨床路徑的執行、反饋、監控更高效;對
臨床路徑理解仍停留在機械、僵化的診療常規階段,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其實是
典型、復雜的知識密集型的項目實施過程,只有將知識管理方法貫穿臨床路徑的
制訂、執行、變異監控的全過程,臨床路徑才能真正得到更廣泛的支持并最大限
度發揮提升醫療水平的作用。其于以上原因,筆者在某三甲醫院開發出基于臨床
信息系統及知識管理的CPIS,并取得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果。
3 需求分析
3.1 CPIS相關知識的指引 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看,臨床路徑的制訂實質是隱性
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即通過醫生、護理、醫技、醫保、物價、收費乃至
后勤等多部門的意見征集、方案討論、審核檢驗的過程將原來隱含于醫療相關各
環節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的、各部門認同的并共同遵守的臨床路徑“知識”。
其于以上的理解,CPIS 的設計應把握知識管理的核心,知識管理的思想貫穿在每
一個應用細節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制訂完成的臨床路徑具備更多組織及個人
知識積累,進而能最充分有助于醫務人員更高效地應用CPIS。
3.2 嚴格規范臨床路徑的制訂過程 臨床路徑是規范醫療行為的標準流程,必須
保證其制訂過程的科學性、嚴肅性及廣泛的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