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目的
本方案作為渝中區衛生局區域信息化公共衛生平臺系統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療信息系統之間進行雙向轉診信息交互接口的交互方式與接口規約。本方案定義雙向轉診平臺的業務需求流程、接口功能定義、接口數據字典定義、接口實現方式定義。
二 業務需求定義
業務需求定義包含:
需求流程圖
業務關鍵點描述
從需求流程圖和業務關鍵點描述,作為本次雙向轉診接口功能的基本指導思想。
2.1 需求流程圖
一、
二、
三、
四、
2.2業務關鍵點描述
上轉病人
1.尊重患者自愿原則,上轉時可選擇多家三甲醫院。
2.需要上轉的病人社區醫生直接操作轉出病人的相關信息。
3.設置上轉參考指征選擇項:
a.不能確認的疑難雜癥病例
b.有手術指征的危重病人
c.因技術、設備條件限制不能診斷,治療的病例
d.病人自己要求的
e.其他原因
4.社區能提供上轉病人的信息:姓名、年齡、住址、治療方案、診斷(初步判斷)、聯系方式、檢驗結果,家庭檔案等。
5.網上確定病人的去向。從社區上轉的病人根據社區醫生初步判斷一個病區或者科室,病人能在相關三甲醫院某科室直接報到進行就診或者某病區直接住院治療。
6.為上轉病人設立一個綠色通道,病人轉出后系統自動為了病人在三甲醫院自動掛號或者免掛號費和一些費用的優惠。(具體內容再商討)
8.社區醫生能獲得上轉病人在三甲醫院的診療情況的反饋。
下轉病人
1.下轉病人參考指征:
a.需要繼續康復治療的病例
b.診斷明確且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病例(高血壓、糖尿病等)
c.老年護理病例
d.其他特殊需要
2.下轉到社區的病人,三甲醫院提供該病人的醫療信息。如:姓名、年齡、住址、身份證號、電話、治療方案、診斷和檢驗結果。
3.下轉病人直接通知到社區中心,再由中心自行判斷轉入病人的處理方式。包括:建檔、隨訪等。
4.下轉到社區的病人,社區提供給三甲醫院病人的跟蹤隨訪記錄,讓三甲醫院了解病人的后續信息,并可對社區病人的康復進行指導。
5.三甲醫院醫生可到社區進行巡診,并做記錄。
三 接口功能定義
根據業務需求描述,可以很明顯得到雙向轉診的接口功能定義。
雙向轉診平臺需實現:
社區病人上轉
在社區醫院就診病人,如果達到轉診條件或者病人要求上轉到三甲醫院,則社區系統可通過上轉功能將病人的社區就診信息、病人基本健康信息上轉到三甲醫院。
三甲醫院病人下轉
在三甲醫院就診病人,如果病情得到控制,只需要進行病情康復,或者病人要求轉到社區。則可將病人轉回(社區上轉病人)或轉到(病人直接到三甲醫院就診)。
轉回數據包括:門診掛號記錄、門診病歷、門診診斷、門診檢驗結果、門診處方;住院入院記錄、出院小結、住院診斷、住院檢查結果、康復指導計劃等;
四 系統接口模式定義
渝中區區域衛生醫療平臺和重醫附二院HIS系統都是成熟的且獨立運行信息系統。本身具有業務獨立性和數據安全性要求。因此,本次系統接口要求雙方的接口訪問是透明且數據隔絕的。即雙方不能對對方系統數據進行直接訪問。因此,本次接口需增加一個數據交互中心,區域醫療平臺和醫療HIS系統通過數據交互中心進行交互。交互模式如下:
五 數據字典定義(衛寧補充附二醫院部分)
5.1 渝中區衛生局部分:
ZL_個人基本信息
create table ZL_個人基本信息
(
ID VARCHAR2(36),
個人檔案號 VARCHAR2(36),
所屬社區 VARCHAR2(32),
姓名 VARCHAR2(32),
性別 VARCHAR2(2),
身份證號 VARCHAR2(18),
移動電話 VARCHAR2(14),
固定電話 VARCHAR2(14),
血型 VARCHAR2(4),
RH血型 VARCHAR2(12),
醫療支付形式 VARCHAR2(20),
醫保號 VARCHAR2(18),
居住地址 VARCHAR2(64),
過敏物質 VARCHAR2(128),
遺傳病史 VARCHAR2(128),
轉入醫院 VARCHAR2(32),
戶籍地址 varchar2(128),
居住地址 varchar2(1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