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基于生命信息傳遞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
周毅①② 牛啟潤③ 王婷① 孟鐵豹① 黃瑞梅①
①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510080,廣州市中山二路74 號
②廣東現代醫院管理研究所,510180,廣州市惠福西路進步里2 號
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510120,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107 號
摘 要 遠程醫療可遠距離提供醫療、信息、培訓等服務,共享大醫院的專家、醫療資源,平衡不
同地區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均,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偏遠地區提供大醫院的醫療
支持。本文論述了會診中心及其系統的硬件架構、軟件的設計和構成,以及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使
用流程,并對遠程會診中心的特色進行了總結,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遠程醫療 視頻會診 系統構架
1 背景
近些年我國醫療事業發展迅速,但“看病難,看病貴”仍是我國醫療的現狀。遠程
醫療(Telemedicine)是通訊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產物,醫療專
家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可以向遠距離外的人員提供醫療、保健等服務[1-2]。遠程會診是遠程
醫療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它由參加會診的專家對病人的醫療健康信息、圖形圖像
和初步的診斷結果進行交互式討論,從而給遠地醫生提供參考意見,幫助遠地醫生得出
正確的診斷結果,指導病人治療和保健[3-4]。遠程醫療可以節省病人路費和不必要的住院
費用、共享醫療信息,使落后地區獲得更多的醫療服務和醫學教育,減少因醫療資源分
布的地區差異,貧富差別等造成醫療水平的不平等,使患者以可負擔起的價格獲得較好
的醫療服務。
為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該系統建在遠程生命信息監測平臺之上,在人體
生命信息的網絡化傳輸的基礎上,搭建集檢測、保健、醫療急救、健康教育和管理為一
體的綜合醫療衛生網絡平臺。依托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實現小病社區解決[5],疑難急重
疾病通過遠程會診系統接受專家的服務,必要時再進行遠程會診,以真正達到資源共享
的目的。
2 系統架構設計和硬件構成
2.1 系統架構 遠程醫療會診系統采用C/S 的架構。在進行遠程會診時,管理中心首先
將醫生的視頻和語音發送到MCU(Multipoint Control Unit,多點控制單元)服務器,
再通過MCU 服務器轉發到各下級醫院[6-7]。下級醫院通過訪問管理中心的網站脫離地域限
制,隨時查看會診安排或下載會診結果及瀏覽會診視頻。管理中心和下級醫院的網絡拓撲結
構為星型結構,易于拓展和管理。
2.2 硬件部分 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核心是遠程視頻會議系統。會診方設備包括MCU,高
清視頻終端,遠程聽診器,串口服務器,高清錄播服務器及顯示器等。被會診方設備除
了上述設備還有相應的檢測、監測設備。高清終端支持雙流,顯示器可以顯示病人心電
圖,血壓等體征,遠程聽診器可以遠程聽診心音心率和肺啰音,串口服務器用于匯接所
有醫療設備,多點控制單元支持多路會議實時進行,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高清錄
播服務器用于視頻會診錄制,并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管理。下級醫院和上級醫院配備相應
的設備后,經管理中心協調可隨時召集視頻會議。系統有整合簡單的視頻監控功能,可
對網絡監控圖像及視頻圖像通過VGA 接口輸出到大屏幕液晶電視機或投影議上進行圖像
顯示,并可對大屏幕液晶電視機上顯示圖像進行隨意切換;可在進行視頻會議時可同時
對整個會議過程進行音視頻存儲記錄,以便事后方便查詢。
其中,視頻圖像支持H.264、MPEG-4 的視頻壓縮格式,音頻信號遵循G.711、G.723、
G.728、G.729 等標準;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兼容性、操作簡單、維護方便。在遠程視頻
系統部分,視頻編解碼協議完成在視頻源處將輸入的視頻信號進行編碼、壓縮傳輸,并
在接收端進行解碼顯示的功能,目前采用ITU-T 的H.323 協議[6]。
3 軟件功能模塊的設計
3.1 軟件部分 軟件部分包括:系統登錄,會診管理中心、會診醫院終端和被會診終端
四個模塊。
3.1.1 系統登錄模塊 系統分為三類用戶登陸,包括:管理中心用戶、會診醫院用戶和
被會診醫院用戶登陸,各類用戶登陸后可訪問相應的模塊。
3.1.2 會診管理中心模塊 此模塊包括:會診申請審核模塊,會診病歷查閱日志模塊,
系統用戶管理模塊,以完成整個會診過程的調控和安排。
會診申請審核模塊――審核遠程會診申請,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