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無線技術的應用對臨床護理效率的影響
張翠霞① 王燕②
①解放軍第二五二醫院普外二科,071000,河北省保定市花園街81 號
②解放軍第二五二醫院護理部,071000,河北省保定市花園街81 號
以往由于信息化設備相對固定,移動范圍有限,信息化過程與醫療流程貌合
神離[1]。護士必須攜帶數據到達臺式PC 機進行錄入,各類執行數據必須打印到
紙張上,依據紙張內容進行護理工作。實現護理無線化之后,刻板的模式得到改
變,無線網絡延伸至床頭,護士手持移動掌上電腦在床邊實時錄入數據,執行各
類醫囑,護理流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順暢。我院與杭州醫惠公司合作研發了“移
動護理工作信息系統”,實現了與HIS、LIS、RIS 系統的無縫連接,可以共享患
者的生命體征、醫囑、檢查、檢驗結果報告等各類數據。經過臨床護理應用中的
不斷摸索、改進,充分發揮了系統潛能,逐漸顯現出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在提高
護理工作效率作用上尤為突出。
1 測量生命體征流程的變革,減少了護士的重復勞動
1.1 以往測量生命體征的工作流程 辦公護士提前在體溫本上手抄病區所有病人
的床號姓名 →根據前一天病人體溫變化情況進行體溫檢測頻次的注明→臨床護
士根據體溫本的標注進行生命體征測量,并記錄在體溫本上→辦公護士將體溫本
上數據錄入電腦→病人出院前打印體溫單,需要手工錄入入院時間、手術、拒測、
臥床等具體護理事件(需要查閱所有在院時間的體溫本記錄進行補錄)→臨床護
士需要對照體溫本中的生命體征進行錄入,書寫護理記錄單、生命體征觀察單、
病室報告。
僅此一項工作從體溫本填寫到臨床護士測量到辦公護士轉錄每日大約占用
近2 個小時,需要六個繁瑣的錄入步驟,而辦公護士只是充當了一個數據轉錄角
色。舊流程不僅繁瑣而且容易造成不斷轉錄的數據錯誤,辦公護士可能因看錯行
將上一病人的體征錄入到下一病人,臨床護士可能因為工作忙碌書寫護理記錄單
或病室報告時數據轉錄出現錯誤,每天質控護士與護士長往往需要占用近1 個小
時的時間檢查各類護理文書生命體征是否統一,準確。
1.2 移動護理工作站中關于生命體征的流程 系統根據醫療護理等級規范、病人
的具體病情,確定每一位病人的測量生命體征的頻次及時間,并提前提示每一固
定時段(6 時、10 時、14 時、20 時)需要測量生命體征的病人→臨床護士手持
掌上電腦(PDA)根據提示按時進行體征測量 → 床頭錄入數據、相關護理事件
如手術、拒測、不在等,保存 →系統自動生成體溫單→生命體征觀察單、護理
記錄單、病室報告實現了生命體征數據共享 →系統根據體溫變化自動生成次日
病人測量頻率。
移動護理工作站系統中床旁生命體征的錄入既減少了護士的重復工作又避
免了過去手工記錄在體溫單上,再錄入微機而可能造成的轉錄錯誤。不難看出利
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護士不再簡單的重復工作,數據共享后同一項工作節約時
間近1.5 小時,過去人工檢測數據正誤的1 個小時也不再需要,護理文書實現了
真正的準確、一致、真實。
2 護理查對制度質的變革使護理流程更加順暢
2
護理前輩開創的三查七對制度有效的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但是由于醫療
文書字跡不清、醫護人員口齒不清、病人意識不清等因素帶來的查對隱患是傳統
的三查七對制度不能解決的。
移動護理工作站的運行實現了通過掃描腕帶來確認患者身份,實現了對病人
快速身份識別的第二種有效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又確保了護理安全。輕
松掃描后,PDA 屏幕上會顯示病人床號、姓名、入院時間、診斷、身份、經治醫
生、醫囑、檢驗結果等各類信息。
PDA 的掃描功能同時實現了藥物與病人相匹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