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和Six Sigma在貴陽醫學院的應用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羅敏 羅松
GE醫療系統集團: 裴清鋼 姜前 曹潔
摘要:
本文介紹了GE公司的PACS系統通過Six Sigma工作方法在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應用。我們通過Six Sigma的工作方法研究了客戶的需求,分析了改進方法,提出了PACS系統解決方案,運用Six Sigma的DMADV方法進行了過程設計和風險預防,并且量化了客戶要求,對改進前后的狀況進行數據化對比,結果顯示PACS是一種從質的角度改進醫院工作方法、管理和服務的解決方案。
背景: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是一家附屬于貴陽醫學院的教學、醫療相結合的醫院,注重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日門診量增長很快,面臨的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學管理的壓力逐漸增大,各個影像部門科室單獨互不聯系,圖像資料保存率低,圖像資料為膠片保存,損壞遺失嚴重,給科研工作帶來很大影響。
1. 項目定義:
確定客戶和客戶需求,分階段制定項目計劃(MGP)。本階段的項目要找出醫院的解決方案,試運行并驗證解決方案的效果。
2. 項目測量:
2.1 利用QFD的方法,根據客戶需求找到我們研究的關鍵質量因素。其重要性關鍵質量因素有:Y1: 診斷與非診斷性勞動比值,Y2: 誤診率(病人年投訴數),Y3: 市場占有率,Y4: 科研數據可查詢百分比,Y5: 膠片查詢時間,Y6 醫院年贏利,Y7: 單位服務成本,Y8: 病人滿意度,Y9: 病人等候時間
2.2 確定研究因素和抽樣方法。根據項目研究的階段特點,我們僅研究Y1,Y4,Y5,Y7,Y9, 由于科室太多我們以CR報告時間、CR數據保存比例、膠片用量、膠片查詢時間、急診病人檢查時間作為Y1,Y4,Y5,Y7,Y9的抽樣樣本。
2.3 目前醫院的狀態。改進前,醫院的狀況不甚滿意,急診病人的影像檢查時間平均為90分鐘,標準偏差為51分鐘(其它參數將在本文后對比階段詳述)。
3. 分析
3.1 流程圖 貴陽醫附院的流程已經得到了優化,標示清楚,導診服務周到。
3.2 對急診影像檢查時間分析 把檢查分段進行時間統計,利用柏拉圖分析,結果顯示等待膠片和書寫報告耗費了大部分的時間,必須改進。
3.3 魚骨圖分析可能因素 通過分析,從基本上有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傳統的過程優化完善方法和利用PACS網絡化的現代管理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