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信息化建設,即將全面迎來以新醫改為核心內容的新階段。2月22日,衛生部公布了我國首部《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并且明確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前不久,《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試行)》、《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等重要相關政策文獻也已緊鑼密鼓地推出。2010年1月初在京召開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衛生部發出了衛生信息化建設方向的最強音。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2010年要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為衛生系統的中心工作。為此,陳竺部署了12項總體工作目標。其中,在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著力加強醫療管理方面,陳竺部長明確要求“探索建立電子病歷”。而其中的第十一項重點工作,關于加快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建設的具體思路和重點工作時,又再次明確,重點建設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和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醫院信息平臺。
以病人為中心,通過移動通信平臺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
現有數據資源業務情況分析,以長三角地區某地級市三級專科醫院為例。
1. 登記的病人記錄數約為 200萬 條。
2. 09年的病理報告數約為 5萬 份。
3. 09年的超聲報告數約為 20多萬份 。
4. 09年的RIS報告數約為 5萬份。
5. 心電報告數預期一年為 約5萬份 ..主要是心電系統正在試運行中。
6. 09年檢驗結果檢查項目的數量約為50多萬份。
7. 09年檢查結果記錄約為1600萬份。
8. 09 年的門診量約為 60-70多萬人次,不同就診卡號 的人數接近30萬人次。
如此豐富的數據資源,其背后蘊藏著大量的信息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病人期望,可以通過便捷的信息通信手段,如手機、互聯網、有線電視等,可以減少等候排隊的時間、隨時查詢與自身健康有關的信息。因此,我們認為,借助3G等先進的信息通信平臺,以更好地服務病人為出發點,充分發掘和利用醫院的數據資源,大有可為。
一、 合作范圍及內容
由此可見進入醫療行業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方面,但是我們必須尋找一個切入點來進行,一來容易成功,二來可以先行試點。
我們認為先期試點對病人提供各類檢驗檢查結果的短信發送及數據查詢作為電信的切入點為好。今后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各項功能。
二、 投資效益分析
我們首先以實現對病人提供各類檢驗檢查結果的短信發送及數據查詢這具體功能實現為例:圍繞上述綜合數據整合平臺開展重點研發,預計前期研發需要投入的主要各項成本包括:
1.系統設計分析
2.需求分析
3.維護
4.軟件編制
5.系統接口
費用概算
支 出 科 目
|
金 額(萬元)
|
計算根據及理由
|
合計
|
24
|
|
1.設備費
|
4
|
服務器及客戶端購置
|
2.系統分析費用
|
4
|
需求調研、頂層設計
|
3.軟件開發費用
|
4
|
編制程序代碼
|
4.軟件接口費用
|
4
|
系統接口
|
3.維護費用
|
4
|
項目實施及維護
|
4.專家咨詢費用
|
2
|
專家指導
|
5.技術查新資料費用
|
2
|
技術交流
|
影響投資回報需要考慮的幾個關鍵問題:
1、遵循自愿原則,向有條件的病人收取相關服務的資費標準,性價比的問題。價格過高顯然不行,現有移動通信技術能否支持不同格式的文檔報告的檢索和下載查詢;
2、患者大多為移動通信的用戶,電信用戶比例偏低,不同制式用戶的資費結算問題;
3、與醫院結算的模式;
4、政策的因素,病人的隱私保護問題;
5、醫院數據安全保護、內外網整合。
6、醫院流程的改造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7、醫院知識產權的共享與保護問題。
五、 合作對比
綜合對比:電信與醫院合作會更有利,可以快速建立樣版醫院,實現進入醫療的新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