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須知
- 一、對供應商的商務要求:
供應商必須是網上競價會員,并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廣州市信息工程網上競價采購試行規程》和《廣州市政府采購信息工程網上競價供應商不良行為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且嚴格履行《協議書》以及本《供應商須知》的相關約定條款。
- 二、項目工期要求:
必須在合同簽訂后十個自然日內完成供貨和驗收。
- 三、成交原則:
根據符合采購需求,質量及服務相等且報價最低的原則確定成交供應商。
- 四、相關規定:
- ㈠.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財庫〔2007〕119號)和廣州市財政局發布的《轉發關于印發 <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的通知》(穗財采〔2008〕171號)的有關要求,本項目不采購進口產品(進口產品是指通過中國海關報關驗放進入中國境內且產自關境外的產品)。
- 供應商針對本項目進行報價響應時,必須列明所報產品的產地。若供應商所報產品是產自關境外,且采購人對本項目的采購未有特殊要求并將相關核準文件送至我中心的,則該供應商的報價將作無效報價處理。
- ㈡.根據《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財庫[2004]18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國辦發〔2007〕51號)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有關通知的要求,本項目采購中凡涉及到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的產品的,報價供應商必須在報價響應時明確列明具體產品的節能證書編號。
- ㈢.根據《關于政府部門購置計算機辦公產品必須采購已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產品的通知》(國權聯〔2006〕1號)和《廣東省版權局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政府部門購置計算機辦公設備必須采購已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產品的通知》(粵權聯〔2012〕1號)的有關要求,本項目涉及軟件產品的,必須采購和使用正版軟件,項目中涉及計算機(含服務器)辦公設備的,必須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
- 五、報價響應原則:
- ㈠.報價供應商應在規定時間內一次報出不得更改的價格,且報價響應還應包括保證產品正常運行所需配置的正版軟件,相關輔件、組件、耗材等。
- ㈡.本項目采購需求中的所有指標均為最低參考標準(如與供應商須知條款有不一致的,以采購需求中的指標為準),其中涉及要求出具資質、質保、售后服務、供貨確認等相關文書的,默認約定簽訂合同時提供(采購需求另有描述的,從其要求)。報價響應文件中的總價金額與分項報價匯總金額或者單價匯總金額不一致的,以總價金額為準。
- ㈢.報價時,供應商必須對項目的技術參數及相關條款作一一實質性響應,并詳細列出響應的具體內容。報價供應商必須響應并承諾項目采購文件中所附合同主要條款。
- ㈣.供應商報價畸低的,或者未能實質性響應采購需求的,或者響應不規范,內容不完整,表述含糊不清、不確切、有歧義,或者經核實所響應產品型號、參數與其原廠產品信息不相符,按照不完全響應或者完全不響應處理;偽造、變造證明材料,構成提供虛假材料的,移送監管部門查處。
- 六、供應商須提供的服務:
- ㈠.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包括軟件)必須是原廠正貨(正版)且原廠原裝的全新產品。產品必須是原生產廠商直接發貨到采購人指定地點,并且未啟封全新包裝,具出廠合格證以及相應的資質、質保、售后服務、供貨確認等證明,序列號、包裝箱號與出廠批號須一致,并可追索查閱。產品到達采購單位時,供應商必須依照采購需求的要求和報價響應的承諾,將產品、系統安裝并調試至正常運行的最佳狀態,并向采購人提供相關的應用培訓,否則采購人有權拒絕收貨驗貨。
- ㈡.本項目產品的質量保修期默認為自驗收通過之日起,所投產品原廠(整機)免費上門保修三年(采購需求另有描述的,從其要求)。本須知所稱免費上門是指供應商派工作人員到采購人指定的產品使用現場,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均由供應商自行承擔。不可預見的災難性破壞、損壞或者被盜,不在免費保修范圍內;病毒或者由于采購人自身原因造成的產品故障,不在免費保修范圍內,但可與供應商協商解決。保修期內,若產品或零部件因非人為因素出現故障而造成短期停用時,則保修期相應順延,若停用時間累計超過三十天則保修期重新計算。
- ㈢.產品故障報修的響應時間:應在接到產品故障報修后四小時內響應,一個工作日內到達現場,兩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若故障檢修兩個工作日后仍無法排除的,供應商應在故障報修兩個工作日后的一個工作日內提供不低于故障規格型號檔次的替代產品供采購人使用,直至原產品故障排除為止。
- ㈣.若供應商未能在產品故障報修后三個月內排除故障的、或者所供產品為非原廠正貨(原廠生產)的、或者被查出全部或者部分是次品、舊品、水貨、侵犯知識產權的產品的,則供應商應自發現之日起(或者故障報修之日起滿三個月后)三個工作日內對產品進行更換,且更換的產品應為不低于原產品型號、質量、配置、性能和售后服務的產品。
- ㈤.供應商負責產品的穩定性,負責免費上門更換產品硬件故障部件或修改出錯的軟件系統, 負責所有由供應商所提供的系統軟件及應用軟件一年內享有免費升級服務。供應商應為本項目產品提供終身上門維護服務,保修期外產品出現故障需更換配件,供應商應免費上門為產品更換配件,只收取配件的成本費。供應商應免費上門為采購人提供產品的應用和維護培訓。
- 七、供應商須承諾以下條款:
- ㈠.成交結果公告在網站上發布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成交供應商必須繳納項目成交服務費,并下載、打印成交通知書;
- ㈡.成交供應商必須自網站上發出該項目成交結果公告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與采購人簽訂合同;如因供應商的原因未能及時簽訂合同,則采購人將有權取消該成交供應商的成交資格并追究其相關責任;
- ㈢.成交供應商必須在項目合同簽訂后七個工作日內及時將對應合同正本的掃描圖片(加蓋雙方公章)提交到招投標中心系統內。
- ㈣.成交供應商必須在項目合同簽訂后六十日內及時將對應的項目驗收報告掃描圖片(加蓋公章)提交到招投標中心系統內。
- ㈤.任何有關本項目之事宜,應通過系統或者以書面(加蓋公章)、傳真(加蓋公章)形式向招投標中心查詢、反映、確認(通過電話等其他形式查詢、反映、確認之事項無效)。
- 八、支付方式:
采購人驗收貨物合格后十五天內由供應商開具發票給采購人,再由采購人支付貨款。
- 九、成交服務費:
項目成交后,成交供應商領取成交通知書時須向招投標中心交納相當于該項目成交金額1.2%的成交服務費。
- 十、相關責任:
各供應商必須仔細閱讀該項目的采購需求,對該項目的技術參數和相關條款作完全實質性響應。無論何種原因,供應商未能按時按承諾履行項目報價響應條款、內容的,或者提出放棄成交、更改報價等影響項目的采購實施或工作進度的情況的,將被停止網上競價會員資格。 停止的規則:第一次,立即停止其當月及之后三個月的網上競價會員資格;第二次,立即停止其當月及之后六個月的網上競價會員資格;第三次,立即停止其本月網上競價會員資格并永久取消其網上競價會員資格。
系統集成、網絡工程(含多媒體系統) 1 采購需求 該項目的具體需求均相當于或優于所列指標(報價時供應商必須在響應參數中準確列明所報產品設備的商品名稱、品牌、型號、單價、數量、總價、產地信息、(計算機、打印機、顯示器)節能證書編號)。
2.1.1. 三級醫院等級評審第七章日常統計學指標
2.1.1.1. 醫院運行基本監測
通過對醫療機構運行基本數據的獲取,了解醫院日常運行的基本情況。具體實現功能如下:
(1) 顯示院內資源配置情況。包括醫院實際開放床位,重癥醫學實際開放床位,急診留觀實際開放床位;顯示醫院員工總數、衛生技術人員數(其中:醫師數、護理人員數、醫技人數);顯示醫院醫用建筑面積。資源配置情況通過圖形化的形式顯示;
(2) 顯示區域內資源負荷情況。用數據表格或圖像顯示醫院的年門診人次、年健康體檢人次、年急診人次、年留觀人次;
(3) 顯示醫院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數,出院患者實際占用總床日;
(4) 顯示醫院年住院手術例數、年門診手術例數;
(5) 顯示醫院治療質量,包括:
a) 手術冰凍與石蠟診斷符合例數。
b) 惡性腫瘤手術前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符合例數。
c) 住院患者死亡與自動出院例數。
d) 住院手術例數、死亡例數。
e) 住院危重搶救例數、死亡例數。
f) 急診科危重搶救例數、死亡例數。
g) 新生兒患者住院死亡率。
(6) 通過以下指標查看醫院工作效率:
a)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b) 平均每張床位工作日;
c) 床位使用率%;
d) 床位周轉次數。
(7) 通過以下指標了解患者負擔:
a) 每門診人次費用(元),藥品所占費用(元)。
b) 每住院人次費用(元),藥品所占費用(元)。
(8) 通過以下指標了解醫院內資產運營情況:
a) 流動比率、速動比率。
b) 醫療收入/百元固定資產。
c) 業務支出/百元業務收入。
d) 資產負債率。
e) 固定資產總值。
f) 醫療收入中藥品收入、醫用材料收入比率。
2.1.1.2. 醫療質量與安全監測系統
住院患者醫療質量與安全監測總體情況及趨勢分析服務,負責監測醫院住院患者醫療質量與安全相關指標的總體情況,同時提供醫院在不同時段之間相應指標的對比分析、趨勢分析、指標溯源等,具體內容包括:
(1) 住院重點疾病的總例數、死亡例數、2周與1月內再住院例數、平均住院日與平均住院費用;
(2) 按每月、每季、每年統計每個病種期內總例數、死亡例數、15 日內再住院率、31 日內再住院率等,做統計匯總;
(3) 住院重點手術的總例數、死亡例數、術后非預期再手術例數、平均住院日與平均住院費用;
(4) 按每月、每季、每年,統計每類手術總例數、死亡率、術后非預期的重返手術室再手術率兩項監測指標,了解住院患者重點手術治療質量的總體情況;
(5) 按每季、每年,統計每類麻醉總例數、麻醉復蘇(Steward 蘇醒評分)管理、麻醉非預期的相關事件等監測指標,了解麻醉診療質量的總體情況,具體如下:
a) 麻醉總例數、全身麻醉例數、體外循環例數、脊髓麻醉例數、其他類麻醉例數按每月/季/年統計;
b) 由麻醉醫師實施鎮痛治療例數,其中門診患者例數、住院患者例數,手術后鎮痛例數,按每月/季/年統計;
c) 由麻醉醫師實施心肺復蘇治療例數、復蘇成功例數,按每月/季/年統計;
d) 麻醉復蘇(Steward 蘇醒評分)管理例數、進入麻醉復蘇室例數、離室時Steward 評分≥4 分例數,按每月/季/年進行統計。
e) 麻醉非預期的相關事件例數、麻醉中發生未預期的意識障礙例數、全身麻醉結束時使用催醒藥物例數、麻醉中因誤咽誤吸引發呼吸道梗阻例數、麻醉意外死亡例數、其他非預期的相關事件例數,按每月/季/年進行統計;
f) 麻醉分級(ASA病情分級)管理例數,ASA-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例數,術后死亡例數,按每月/季/年進行統計。
(6) 按每季、每年,統計醫院每類手術并發癥與患者安全的監測指標,了解手術并發癥與患者安全的總體情況,具體指標如下:
a) 住院患者壓瘡發生率及嚴重程度;
b) 醫院內跌倒/墜床發生率及傷害嚴重程度;
c) 擇期手術后并發癥(肺栓塞、深靜脈血栓、敗血癥、出血或血腫、傷口裂開、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謝紊亂、肺部感染、人工氣道意外脫出)發生率;
d) 產傷發生率;
e) 因用藥錯誤導致患者死亡發生率;
f) 輸血∕輸液反應發生率;
g) 手術過程中異物遺留發生率;
h) 醫源性氣胸發生率;
i) 醫源性意外穿刺傷或撕裂傷發生率。
2.1.1.3. 單病種質量監測
以病種為管理單元,通過抓取診療過程的環節數據,進行疾病診療過程質量的監測和評價。通過縱向(不同時段)和橫向(不同責任醫師)比較,采用在診斷、治療、轉歸方面具有共性,具有統計學特性的指標,用于質量管理評價。
2.1.1.4. 重癥醫學(ICU)質量監測
監測每類重癥醫學(ICU)單元的重點質量與安全監測指標,了解醫院重癥醫學(ICU)質量與患者安全的總體情況。主要監測內容包括:
(1) 非預期的24/48小時重返重癥醫學科率%
(2)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預防
(3)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率‰
(4) 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行性感染率‰
(5) 導尿管相關的泌尿系感染率‰
(6) 重癥患者預期死亡率與實際死亡率(APACHE II評分)%
(7) 重癥患者壓瘡發生率(APACHE II評分)%
(8) 各類導管管路滑脫與再插率%
(9) 人工氣道脫出例數
2.1.1.5. 合理用藥控制
合理用藥質量監測,具體內容包括:
(1) 抗生素處方數/每百張門診處方。
(2) 注射劑處方數/每百張門診處方。
(3) 藥費收入占醫療總收入比重。
(4) 抗菌藥占西藥出庫總金額比重。
(5) 常用抗菌藥物種類與可提供藥敏試驗種類比例。
以上所有指標應能夠按照月度、季度、年度以及指定時間段進行統計,讓管理者直觀掌握本院的用藥質量水平。
2.1.1.6. 醫院感染質量控制監測
醫院感染控制質量改進的目標是以特定對象的結果指標(即使用呼吸機、導管、導尿管三項器械所致感染的結果指標)為重點,同時以手術風險評估的指數來評價不同的風險指數手術發生感染的情況。重點監測內容包括:
(1) 呼吸機相關肺炎感染‰。
(2) 留置導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
(3) 血管導管所致血行感染‰。
(4) 手術部位感染%(按手術風險分類)
以上所有指標應能夠按照月度、季度、年度以及指定時間段進行統計,讓管理者直觀掌握本院不同時段、不同專業科室的質量水平狀況。
2.1.2. HQMS監測指標
2.1.2.1. 住院死亡類
2.1.2.2. 重返類數據
2.1.2.3. 醫院感染類
2.1.2.4. 手術并發癥
2.1.2.5. 患者安全類
2.1.2.6. 合理用藥類
2.1.2.7. 醫院管理類
2.1.3. 指標分析追溯
2.1.3.1. 個案病例追溯
針對每種重點疾病和重點手術的統計結果數據,系統應能夠提供相應的個案詳細列表。包括個案與監測指標相關的診療事件信息,針對診療事件有詳細的分析和提取過程記錄,同時須提供與電子病歷的鏈接,能夠進一步查閱個案對應的詳細診療信息。
2.1.3.2. 指標個案數據智入組排除
2.1.3.2.1. 指標個案數據入組
根據等級評審指標要求進行指標個案入組條件的參數設定,實現依據臨床事件驅動的入組條件設定,實現個案指標數據的智能入組。組成預入組個案個案列表。
2.1.3.2.2. 指標個案數據排除
根據等級評審指標要求進行指標個案排除條件的參數設定,實現依據臨床事件驅動的排除條件設定,實現個案指標數據的智能排除。在預入組個案列表的基礎上形成排除個案列表,實現智能化排除后標注排除個案的排除原因。
2.1.3.2.3. 指標個案數據人工入組排除
根據等級評審指標要求進行指標個案入組排除條件的參數設定后,根據只能化入組排除條件形成的入組排除個案列表,進行進一步人工干預入組排除個案,并進行調整個案的原因記錄,進而引導后續調整智能化的入組排除條件設定。
2.1.4. 指標數據的補充
針對等級評審指標中涉及的醫院現階段暫時無法通過業務信息系統提供的數據,提供后臺數據補充錄入系統。
2.2. 技術目標
2.2.1. 多源業務自動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器用于將院內原有系統的數據進行采集,支撐醫院等級評審指標分析平臺的應用,基于目前本院信息化建設程度,存在多個異構的業務系統,包括HIS系統、檢驗科管理系統、全院醫學影像系統、數字化手術室系統、全院電子病歷系統等。這些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已經基本改造完成,但是數據接口沒有經過統一和標準化。需要利用采集器來建立各個系統的對接接口,并且對數據結構進行適配,轉換為統一的、標準化的統一數據格式。
2.2.1.1. 數據接口要求
數據采集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院內原有系統和醫院等級評審指標分析平臺的對接,按照接口方式,分為數據采集器主動訪問方式和被動接收方式。
2.2.1.1.1. 主動訪問方式
數據采集器能夠主動通過輪詢或監聽院內原有系統數據庫,對業務系統數據進行分析和采集。建設時應盡量減少對源系統的改造,降低系統風險,在采集時需要考慮對源系統造成的壓力和性能影響。
2.2.1.1.2. 被動接受方式
數據采集器應該提供多種目前主流的數據對外接口方式,包括基于XML的Web Service方式、基于數據庫方式和消息隊列方式等,供院內原有系統調用,通知數據采集器相應數據變化。
2.2.1.2. 數據抽取內容
數據采集器的采集源包括院內所有與臨床相關的業務系統數據,需要滿足數據格式多樣化需求,在符合衛生部臨床信息規范的前提下,對結構化業務數據、半結構化文檔數據和非機構化數據的分析和采集。
2.2.1.2.1. 結構化數據
包括計費、入出轉等業務數據,能夠根據不同業務系統的業務流程,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形成標準化、統一的臨床數據。
2.2.1.2.2. 非結構化數據
包括影像、圖片和歸檔文件等非機構化數據文件,采用引用或上傳方式,能夠進行文件級的抽取,統一上傳到醫院等級評審指標分析平臺中。
2.2.1.3. 可靠性要求
在整個采集過程中,需要支持采集數據持久化暫存,并且記錄采集日志,當發現漏采、錯采等數據時,可以自動重新采集,或者其他補救措施。采集器應當充分考慮系統的高可用性,支持分布式部署和異步消息機制,當某個采集器發生宕機時,能夠及時切換而不影響采集的連續性,另外,當接收系統或源系統發生網絡斷點等情況時,可以利用異步的消息機制實現系統恢復自動傳輸功能。
2.2.2. 臨床業務數據集中存儲
臨床事件是指標分析平臺所需要的基礎性數據,需要完成這些業務數據的統一集中存儲,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是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將不同來源系統的臨床信息,按照臨床事件發生次序組織為以單個患者為中心的存儲中心。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不同于傳統意義上臨床文檔數據庫和歸檔系統,不僅對結果型文檔進行分類存儲,并且將產生該文檔過程中的一系列醫療事件也進行分解存儲,按照自然時間隊列對臨床事件的重新組織,方便以后的數據分析和再利用。
2.2.2.1. 數據組織方式
2.2.2.1.1. 患者為中心
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在組織數據時,應該按照單一患者為中心的結構進行組織,將患者在院期間發生的臨床業務相關數據進行集中存儲,并且能夠根據臨床數據進行二次數據加工,生成針對醫院等級評審指標數據的相關信息。
2.2.2.1.2. 自然時間序列
在臨床數據上,自然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指標,很多臨床業務,如治療時機、治療時長等等都與時間有關,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應該針對時間方面做數據整理。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把全部的臨床文檔中含有時間元素的部分抽取出來,并進行相關的自然時間隊列整理,為日后的數據使用做好準備。
2.2.2.1.3. 臨床業務組織
不同的臨床數據間存在不同的臨床業務邏輯關系,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中不但包含結構化的業務數據,還應該包含半結構化數據,如病歷、小結等。所以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為文檔間、數據元件的邏輯關系預留配置機制,根據預先的配置,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就能組織起臨床文檔之間的業務關系。在進行數據統一應用時能夠實現臨床數據見的臨床邏輯與業務邏輯方面的數據分析與統一應用。
2.2.2.2. 數據協同要求
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需要與患者主索引、術語(詞匯)服務、文檔共享服務等公用組件,進行良好整合,能夠適應公用服務組件的協同調用和數據整合,滿足院內高度一致性的數據要求,并且能夠適應日后增加集成平臺后的統一服務整合。
2.2.2.3. 高可用性要求
在高可用性方面,臨床事件數據存儲庫同樣應當具有較高要求,需要考慮不同環境和意外情況下的可用性,保證在任何時間點上服務的連續性和數據的完整性。
2.2.3. 應用主題數據展現
根據醫院等級評審指標要求(衛生部、廣東省衛生廳)分主題應用分別進行數據展現;
主題數據分層分級進行展現;
綜合應用圖表進行數據展現;
指標數據支持統計數據、病例數據、事件數據、病歷數據四級數據展現;
被展現數據之間建立復合臨床邏輯的數據關聯展示。
2.2.4. 醫院質量管理平臺數據對接
根據醫院質量監測系統研究中心下發的下列文件要求,完成醫院等級評審指標分析平臺與醫院質量監測系統之間的數據自動上傳。并通過數據對接驗證,完成與醫院質量監測系統生產系統的對接。
《HQMS數據對接軟件開發說明書》
《HQMS數據對接接口標準》
《數據對接接口校驗規則》
《RC020-ICD-10診斷編碼》
《RC021-ICD-10形態學編碼》
《RC022-ICD-9手術編碼》
2.2.4.1. 符合HQMS要求的上傳數據包生成
通過醫院等級評審指標分析平臺的HQMS數據自動上傳服務,按照HQMS要求定時將規定時間段的數據生成zip文件上傳數據包。
上報文件格式:zip;文件命名規則:機構編號.zip;壓縮包內只包含一個dBase III 格式的dbf文件。
DBF文件格式需滿足:
? 數據字段需完全與《HQMS數據對接接口標準》規定的346個數據項所要求的字段名稱、數據類型、長度的要求。
? 字段的先后順序必須嚴格按照接口標準中指定的順序進行排列。
? 數據長度必須按照接口標準中進行限定,一個漢字占2個字節長度。
? 接口標準中“備注”里面有值域范圍規定的,必須按照值域范圍內的值進行填寫。
DBF文件中數據需滿足校驗規則:
? 請根據《數據對接接口校驗規則》文檔中要求完成對接數據的校驗,如校驗不通過將會導致數據對接失敗。
? 接口標準中定義的數據采集項必須符合值域范圍要求。
? 費用相關的數據采集項要求保留兩位小數。如位數不足,請以0補足。
產品需要符合以上功能,并中標公司請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提供產品相關的著作權、授權、資質等證明文件
照抄參數者我方有權不作選擇
功能必須符合【三級醫院等級評審第七章日常統計學指標】要求
支持個性化定制,能與我方現階段使用的信息系統HIS、電子病歷接合,提取相關的數據統計,符合我方實際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