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本(主任或副主任醫師或科主任)
要求記錄查房時間、病室、床號、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病情、診斷、查房者姓名、職稱,著重記錄上級醫師對下級醫師的指導作用,提出指導性意見。從以下六個方面查房:1、檢查病歷書寫質量,提出修改意見;2、審查疑難病癥及急危重癥的診斷、治療計劃;3、對重大手術審查手術方案,檢查術前準備情況,提出指導意見;4、解決主治醫師(或住院醫師)提出的診療問題,對診斷不明的病例能提出進一步確診的思路和方法;5、對是否作出特殊檢查作出決定,并對病人進行進一步的詢問和檢查;6、對下級醫師的治則、治法、方藥提出指導意見,對病因、病機、順逆、預后進行分析估計,對疑難病提出指導性的參考文獻。
二、疑難病討論記錄本:
對診斷不明或治療效果不佳的疑難病例進行討論,要求記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主持人(該科的學術帶頭人,主治以上職稱)。經治醫師報告病史,各級醫師意見,重點記錄診斷、治療方面的確切意見,主持人總結,記錄醫師簽名等。
三、急危重癥搶救記錄本:
要求記錄搶救時間(具體到分)、地點、參加搶救全體人員姓名、職稱;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診斷。詳細記錄疾病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搶救的詳細經過及措施,以及搶救結果(成功或失敗),記錄者簽全名。
四、死亡病例討論記錄本:
對因治無效而死亡的住院病人要在死亡一周之內完成討論(尸體解剖者尸解前討論)。要求記錄討論時間、地點、參加人員、主持人(學科帶頭人,主治以上醫師或醫務科組織),經治醫師報告病史,死者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院號、死亡時間、死亡診斷(包括中醫、西醫兩種診斷),詳細記錄診斷治療經過,病情惡化經過、搶救經過及主要措施,記錄死因分析及應吸取的教訓,主持人總結,記錄者簽全名。
五、醫療質控記錄本:
此本占全科質控分數的50%,它集中反映科內醫療技術質量的水平,根據醫院分級管理對各科的要求,對科內病歷書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對各種率進行統計分析,對未完成的指標應找出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和整改措施,可每月、季、半年和年終各分析一次。
六、會診記錄本:
包括請進來、派出去的會診。重點記錄請進來的會診,記錄時間、患者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擬請某科或某院醫師的姓名、職稱,然后將會診結論詳細記錄。派出去的會診,記錄派出時間、某科或某院、醫師姓名、職稱。
七、業務學習記錄本:
記錄院內或科內舉辦的講座,記錄時間、地點、主講人、參加學習人員、內容,亦可將科內人才培養計劃、措施及落實情況記錄本內。
八、差錯事故記錄本:
要求記錄差錯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對象、原因、責任人、處理情況及應吸取的教訓和今后的對策。
九、實習帶教本:
要求記錄實習生帶教老師姓名、職稱,實習期間帶教計劃。如每周實習工作安排、轉科考試(核)等,帶教計劃可采用表格式。本科實習結束后應及時給予考評。
十、科會記錄本:
記錄時間、地點、主持人、參會人員、會議內容等(如傳達上級有關文件、院里的有關決議、政治學習內容等)。
|